2016-10-25
收藏
[核心提示]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考生适当多做一些客观题和需要写出过程的简单计算题,解客观题虽然过程简单,也不妨将它升格为“简答题”,写出(或说出)计算与思考的过程。这样做能及时发现知识缺陷,补上方法或技能方面的漏洞。中考数学试卷中,“容易题”占整卷的80%,如果能把这些题目做对、做好,那么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中考越来越近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使复习更有效果和针对性,是广大考生、教师和家长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我的建议是:考生要查漏补缺,抓住重点。
对属于中考范围的内容,考生该如何掌握?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办法,即把自己做过的作业、试卷整理一遍,认真查找出错原因,对没有很好掌握的公式、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来一次“再复习”。这项查漏补缺工作非常重要。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考生适当多做一些客观题和需要写出过程的简单计算题,解客观题虽然过程简单,也不妨将它升格为“简答题”,写出(或说出)计算与思考的过程。这样做能及时发现知识缺陷,补上方法或技能方面的漏洞。中考数学试卷中,“容易题”占整卷的80%,如果能把这些题目做对、做好,那么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学业考试贯彻新《课程标准》,将更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从这几年数学中考试卷看,主要是通过第三大题(解答题)进行考查。而今年中考与去年一样,解答题已从九道减少为七题,除压轴题外,都是根据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设计的常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所达到的水平,并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最近几年中考数学卷和各区的模拟考试卷,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类:
(1)数、式计算题(重点考查运算能力);
(2)解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重点考查运算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几何证明题(重点考查空间观念和逻辑说理能力);
(4)几何计算题(重点考查空间观念和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如运用锐角三角比进行图形计算);
(5)运用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思想的应用问题(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6)有关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问题(除考查“双基”外,重点考查基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压轴题是师生们最为关注和担心的题型。一些老师分析2005—2008年中考数学卷的压轴题,大多是以函数为主角或主角之一的综合题,猜测2009年也会用这种格局的综合题压轴,就让学生大量练习这类函数与图形的综合题。这种“猜题、押题”并不可取,不但费时费力,且无济于事。其实知识内容的综合方式有多种,如方程与图形的综合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一种综合方式,去年中考第25(3)题就是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获解的,其思考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变化中寻求不变因素。
应对压轴题,要重视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思路的缜密分析,而不是要靠猜题、押题。
最近,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部分学校初三年级进行抽样调查,这份数学测试卷按“学业考试”要求命题,试题不偏、不怪,不搞“深挖洞”,整卷难度分布合理。考生可以做一做,衡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尤其是被一份份“模拟卷”吓怕了的学生,它可以帮你找回自信。
初三数学中我们要注意的七个问题
怎样做数学笔记
如何做数学作业
做好初、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重点中学学生学习方法宝典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忆数学公式
小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
文科生该如何攻克高考数学堡垒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宝典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的三个环节
高一数学最容易遇到的障碍
学好初一数学的“秘密”
数学巧记
初中数学六大记忆方法攻略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汇(1)
如何突破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压轴题
2012年中考生复习七大科学应试策略
中考数学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考数学144分经验谈:掌握节奏备战高考
初中数学复习巩固三种方法
谈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问题
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和你谈谈数学解题的规范
初中数学学生必备的解题理念
新初一学生必看: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高考数学成绩三大妙法
初中数学常用经典解题方法介绍
如何学高一数学——区别篇
学好初一数学的四点注意事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