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4
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p.67第1题)
5、用下面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二、教学新课
1、一个食物、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看作单位“1”。
2、举几个“1”。
3、其实一把铅笔、一群小羊、一盘苹果、一项工程等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4、再举几个单位“1”。
5、把4支铅笔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1支)是这个整体的1/4,3份是整个整体的1/3。那么两份呢,4份呢。
6、把6只小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只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7、把12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只)是这个整体的1/4,2份是这个整个的1/4。
8、一个食物,一个图形,组成一个整体一把铅笔,一群小羊都可以看作单位“1”。
9、判断题:单位“1”只能是一个物体、吗?
10、教学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理解若干份的意思:1份、2份、3份、4份………..
11、1/2、1/3、1/4、2/5、3/6、5/8
以上这些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1、教学分母、分子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
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三、教学例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5和3/5。
想:直线上从0到1表示单位“1”,把他平均分成5分,这样的一份用1/5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3/5表示。
试一试:指出下面直线上A、B、C各点分别表示几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1、把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来表示。
2、把12面小红旗平均分成6分,其中的5分用分数()来表示。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如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
4、说出下面每一个数的分数单,位,并指出每个分数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75/83/104/159/2031/100
5、4/5是()个1/5。
五、反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单位“1”的教学不够到位,应通过多种例子举例说明。让学生知道单位“1”不仅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个整体。这是教学的难点。应予以突破。对于分母、分子、分数单位概念的教学不够细腻。应加强。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计划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画轴对称图形随堂练习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知识点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册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苏科版)
青岛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计划格式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的通分教学计划进度表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识点
小学数学上册六年级期末试卷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带答案和解释)
小学数学上册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2017中考数学名师辅导: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度区分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做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上册五年级综合考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
《6的乘除法》随堂练习题: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
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湘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指数函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考练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上册六年级期末试题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2017届四川成都五校联考高三数学九月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