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名师:理解函数概念就这么简单_考前复习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东方名师:理解函数概...
首页>学习园地>考前复习>新东方名师...

新东方名师:理解函数概念就这么简单

2016-10-25 收藏

函数这一概念相信大家理解起来都有难度。学过这段有的同学郁闷,有的同学懊恼,有的同学迷茫,有的同学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并不是大家的理解能力欠缺更不是态度不端正不认真,而是函数这一概念之精深,形成之曲折远非大家所能想象。函数概念达到今天这种高度概括的程度是经过几代数学人数百年艰苦努力才得来的。

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函数概念形成之初是什么样子,新东方在线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观察一下函数的少年时代,或许能让同学们更容易的理解函数。

看这样一个例子。在远古的马达加斯加岛,操练士兵的将领要数清自己率领的战士的数量,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一一清点,他们就命令士兵在收操回营的时候每人向检阅台旁的盾牌中投入一颗石子。待战士全部撤离,将领就命令参谋清点石子的数量。这样通过数石子,将领就能了解手下究竟率领着多少士兵。

这就是函数最初的形象,士兵就是原象,石子是他们在计数人数这一对应法则下的象。虽然那时还没有抽象的数、集合的概念,但利用函数对应法则的便利人们已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了。

试想一场大战在即,将领要让部队中一半的士兵每两人配备一套弓箭,另一半士兵每人持有一柄长矛。将领向士兵分发兵器时以收操时的石子作为原象,对应的兵器作为象,能够精准高效的完成武器的分配。函数“对应”的形象又更加的凸显了。

这个阶段函数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人们不自觉的使用到函数的“对应”性质,虽然没有数、值概念的加入,但事物之间的对应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数量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在已知函数概念的前提下,应该能够把他们还原到原始状态。不仅局限于数、值、点、图形这些抽象数学对象的对应,不仅狭窄的将运算作为对应法则。应该有能力把一切相关联事物作为象集、原象集,借助客观实物去理解函数。比如每个人的qq号码作为原象,持有账户的关系作为对应法则,那么象集“人”就与原象集“qq”号码建立起了函数关系。此类关系在生活中不胜枚举,希望大家展开联想,积极思考,这样函数这一概念会在你的脑海里越发的深刻。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这样的,将十朵花分别插入十个水瓶中,对一个3岁大的小女孩提问,花和瓶子哪个多?小女孩能回答出来一样多;再将所有的花拿出来扎成一捆,问同样的问题,小女孩就会说瓶子多。小女孩是纯真的她所说的话正体现了人们对函数一一对应这一性质的最初认识。如果象在对应法则下都有唯一的原象并且原象集中的元素一个不剩的都对着象集中的元素。不就是花与瓶的关系吗?我们对无穷多数集比较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现在问你被2整除的数与被3整除的数哪个更多你一定不会象小女孩那样说被3整除的数因为大所以多,他们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让被2整除的数乘以2分之3就能与被3整除的数形成一一对应。

函数一一对应关系能解决直观引起的误区,并且具有反对应、可逆转的功效。生活中人人都在用的身份证就是这个思想的产物。每个人都必须且只能有唯一一个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就和人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只要出示身份证就能表明你的身份。同时只要调查你的身份证号码就能确定你是谁,从前有哪些经历。人死亡后立即注销身份证号,人与号同时存在,就是一一对应的要求。

接下来新东方在线教研组老师会继续为大家推出数学概念的生动演绎,希望对大家理解抽象概念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