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 × ÷ -
÷ + 1- 3+
2、笔算。
+ - - + 12×5×2 24÷8×5
(生完成后,请生汇报运算顺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2、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问题。
3、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
(请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计算的?)(分数的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还可以怎样写?)
12× ×
=4×
=3
答:航模小组有3人.
孩子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独立解答吗?
(改变题里的条件与问题,让学生读题,分析条件与问题,找出解题的方法)
第一步求: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第二步求:气象小组有多少人?
算式:3÷ =4(人) 算式:4÷ =12(人)
综合算式: 3÷ ÷
=3× ×3
=12(人)
答:气象小组有12人.
(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练习
25÷ × 100× ÷ 24÷ ÷ × ÷
(生分组完成,完成后请生说出运算顺序)
生独立完成后小结。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57页的练一练1、2题。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数学家小故事:笛卡尔和直角坐标的故事
数学史上超难解答的趣味难题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必备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2016学年高一数学《向量与实数相乘》知识点巩固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空间几何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圆与方程》常见考法与误区:数学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第四章圆的方程知识点
数学高一下册第一单元期中复习要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四章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高一数学下册《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整理
雷劈数:一个因雷电现象引发的数学发现
2015年高一数学寒假复习知识点
数字趣味谈:揭秘质数2的八大特征
精编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
2016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空间几何体的知识点
高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讲解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扑克牌玩24点玩算术游戏
趣味数学对联,有才更有趣
高一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数学趣味故事:关于0的那些事
数学趣味谈:比亿还大的单位是什么
人教版高一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十三种帮你学好数学的好习惯
趣味数学谈:谁才是动物界的数学天才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圆与方程》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第一单元章节复习要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知识点整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