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1
收藏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初步掌握长方体的概念,建立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3.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都有哪些图形呢?二、新授1. 导入教师出示教具,导入新课。2. 学习长方体的特征。(1)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2)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3) 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形。3. 教学例2三、巩固练习1. 下列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长方体,是长方体的指出它的长、宽、高。2. 判断题(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有可能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3)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3. 说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四、家庭作业:第23页第1、2、3题。(2)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 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一、复习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长方体的6个面一般都是( )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面积相等;( )长度相等。2.有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所有棱的棱长之和是( )。二、新授教学正方体的特征1. 展示动画图像:(1) 将长方体的较长边缩短,使长、宽、高都相等。(2) 将长方体的较短边延长,使长、宽、高都相等。2. 观察学具正方体。3. 继续展示动画图像,进一步明确:(1) 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2) 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3) 有8个顶点。4. 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 填表。三、巩固练习1. 判断题。(1)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2)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 一个正方体每条棱长3分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分米?3. 用一条长48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四、家庭作业:第23页4——10题。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期末8份复习测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2份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九月月考试题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加减测试题
初一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云南)
七年级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周周清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有理数加减自测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数学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9月月考试题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9月份3份过关测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年9月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周测试题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过关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3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控试卷(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