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1、
课题一: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 (2)65= (3)153=
113= 1.83= 242=
2、观察并回答。
(1) 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 ②商必须是整数 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 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 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 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
6的倍数有 。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77~78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5.2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43~45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28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16~17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54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43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0~32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63~64页我学会了吗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58~59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82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5.1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4.5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61~63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5.4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65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71~72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45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9~41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7~9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4.3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26~28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80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50~51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77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第15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74~75页自主练习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5.3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13页我学会了吗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67~68页自主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