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比高矮、比长短》是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以游戏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材所呈现的情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幅情境图安排的内容是通过观察比较高矮;第二幅情境图是通过笑笑和淘气比高矮,引出研究比较的方法。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我把两幅情境图交换了顺序,以游戏的形式,请上两位同学代替笑笑和淘气比高矮,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后来,我以公平(两人在同一高度比)和不公平(一人站在椅子上,一人站在地上比)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了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两个物体比较,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进行)。紧接着在教室中组织学生开展比高矮的模拟活动,在比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比一边说谁比谁高,或者是谁比谁矮,让每个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比较高矮要在同一起点下才能进行。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出示第一幅情境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再加上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这一环节很顺利的解决了。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结合教材和教室中的情境,安排学生比高矮(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认真比出高矮(长短),体会尝试成功的快乐。最后,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叙述两样物体进行高矮(或长短)的比较方法。
二、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不足: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游戏的时候,完全放手了,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让学生操作,为了肯定每个小组的发现,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了部分练习题没有当堂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设计
尝试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六年级数学数的整除课后练习题第二学期
浅谈低年级计算的教学小学数学论文
2016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有感
师生参与,共同进步 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随笔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论文
教研文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趣味练习试卷
小学数学论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5月份月考题
由圆柱表面积想到的 参加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有感
浅谈学生作业的上交与批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
营造合道德的数学课堂,唤回生命的美丽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加减运算同步检测题
新课程理念下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数学也需要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圆柱与圆锥》专项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控制取胜法》能力训练
小学数学课堂用语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改进设想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东南西北课后训练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整数与小数同步练习题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的情景导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