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新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始终让我在思考,在尝试,究竟怎样教会学生思考,才能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呢?听了七中范宇老师的一节课体会颇深。
首先她利用几条直线相交分别做成的三朵小花,既复习了内角和定理及其推导过程,又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让学生观看花瓣上2+3=?2+4=? 2+4+5=? 其实1、2、3、4、5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学生借助平角定义很快得到和为360此时再告诉学生这些角就是外角,让学生观察外角特征,明确外角定义、外角个数、外角和的内容,这一切全让学生自己完成,使知识由难变易,范宇老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放映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中间贯穿鼓励性语言,并让学生自己讲解,锻炼学生勇气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可见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来。
其次通过四道习题巩固知识点后,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多边形,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相邻内角的1/6,课本习题是1/5,学生完成书上习题时大部分都先求内角度数,再求边数,做此题时角度为分数,学生潜意识认为不存在该多边形,因为除不尽,此题正好纠正了学生一个思维误区,我认为此题非常必要,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挖掘出一个学生极易犯的错误,有利于深化学生知识,且范宇老师用(n-2)180=6360方法解决更简单,更能使思维上升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范宇老师的课十分成功,集体备课时对如何引入外角?产生的疑惑,是利用跑步身体转过的角度,还是直接出示定义,她处理的非常到位,真正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这种讲课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和,选取更好的事例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的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所以我们可结合学生实际适当改变例题,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理为趣,增强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合力,我们要让学生感悟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二)
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201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甘肃省金昌市宁远堡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数学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检测题(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4)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目标检测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
201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201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2)
人教版数学期末综合检测题(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