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道具: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37+558728
24679567497
1834269445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6=5(组)2人
学生2,笔算:5
6/ˉˉ3ˉ2ˉ
30
ˉˉˉ2ˉ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1、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2012浙教版八上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3
2012浙教版八上7.2《认识函数》ppt课件1
2012浙教版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4《全等三角形》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2浙教版八上7.1《常量和变量》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2《定义与命题》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2《定义与命题》ppt课件3
2012浙教版八上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ppt课件1
2012浙教版八上6.2《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1
2012浙教版八上7.2《认识函数》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3《证明》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4《全等三角形》ppt课件4
2012浙教版八上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ppt课件2
2012浙教版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6《尺规作图》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8《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
2012浙教版八上6.2《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3
2012浙教版八上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3《证明》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1《认识三角形》ppt课件4
2012浙教版八上6.2《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
2012浙教版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