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 习 三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教具:情境图。
学具:小棒,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二)基本练习: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三)拓广练习: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利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纳税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认识负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四课时: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9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1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负数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球”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活动课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6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成正比例的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7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