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二、 判断
1.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
4.15 : 16 和6 :5能组成比例。 ( )
三、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2:7 B、6:21 C、4:14
3. 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8. 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没有关系
9.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市距离是7厘米,而AB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50 B 、15000 C、150000 D、 1500000
A、1.35 B、3.75 C、33.75 D、2.25
11. 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
A、 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2.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简比是( )。
A、 6:9 B、 3:2 C、 2:3 D、 9:6
13.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14. 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 )。
A、 480个 B、400个 C、80个 D、40个
关注发展需求,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在数学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如何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
走出探究教学的误区
数学教学:如何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
数学的旋律 在学生指尖上跳跃——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
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刻理解——由两个教学细节所引发的思考
关注课堂中那不和谐的“音符”
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理解与创新——与主题图的对话
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打准数学教学中“度”的节拍
一项连续性的探究作业——“圆的面积”教学铺垫
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良好习惯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点滴谈
例谈探索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打造真实的数学课堂 让课程改革远离“浮躁”——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简约 扎实 开放——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数学课上,你让学生记听课笔记吗
割舍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情结
对话:让师生智慧共同成长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克服传统作业弊端,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小组合作学习的矛盾与对策
关注新型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
警惕课堂练习中的“四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开启学生的“四力”
不要虚假交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