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填空(每空2分)
1、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7厘米,8厘米,7厘米,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绳子。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5分)
1、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
3、在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
5、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6、在一个五边形中,画上两条线段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5分)
1、等边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① 1 ② 2 ③ 3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①等边 ②直角 ③钝角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 ③等腰锐角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五、算一算
1、求下面各角的度数。(每题6分)
(1)∠1=42°,∠2=38°,求∠3的度数。
(2)∠1=28°,∠2=62°,求∠3的度数。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0分)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9分)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二上《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上《角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6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知识点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角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7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