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数和代数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填几个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的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4、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 除法的验算方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把两个因数看做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2)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小数的认识:像5.9、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 小数的含义:小数是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再写小数点,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不管有几个零,都要一一写出来。
5、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他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年、月、日重点知识归纳
1、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2、4、6、9月),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平年全年共有365天,闰年全年共有366天。
2、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1)根据这一年二月份的天数或全年的天数直接判断;(2)根据公历年份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通常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两种计时法:一种是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第二段。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一种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时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普通计时法 转化成24时计时法要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要减去1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加上时间限制词。
5、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根据钟表推算;(2)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面积的重点知识归纳
1、 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
4、 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5、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统计重点知识归纳
1、 横向条形统计图: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可以让纵轴表示统计事物的名称,横轴表示统计事物的数量,这样所画的条形呈水平方向排列,这样的统计图就称为横向条形统计图。
2、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不同的统计图:在制作统计图时,有时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值都比较大,但不同的样本统计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较小,这时可以用起始格表示一个较大的单位量,从第二格起,每格表示较小的单位量,这样更能直观的反映这种差异性。
3、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他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4、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有理数的加法同步练习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检测题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检测题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检测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3
有理数的乘法同步练习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3
河北省沙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3
河北省石家庄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1
有理数的乘方当堂训练
去括号与去分母课后训练
河北省故城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
整式同步训练
有理数同步练习
河北省沙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1
整式当堂训练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河北省石家庄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2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0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检测题2
有理数同步训练2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12
河北省武安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
数轴同步训练
有理数的乘法同步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