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在有些数学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看出来;可是只要画个图就能显示清楚了.同学们要学会这种画图方法.
例1 小明比小英小5岁,小方比小明大2岁.那么小英和小方差几岁?
解:先画个图看看:
①表示小明比小英小5岁,
②表示小方比小明大2岁,
由图可见,小英比小方大3岁.
注意:画这个图时,由题意应以小明为基准.
例2 小初、小美、小英三个人分糖块.小美比小英多3块,小初比小美多2块.已知糖块总数是50块,那么每人各分到多少块?
解:依题意画图,可以先画小英,见下图中①,再画小美,它比小英多3块,见下图中②,接着再画小初,它又比小美多2块,见下图中③,
至此,图已画完,下面借助此图进行分析推理.
由图可见,小初比小英多3+2=5块,由图还可以看出,50-(3+5)=42(块)就是小英糖数的3倍,所以小英的一份是:
423=14(块);
由此可求出小美的一份是14+3=17(块);
小初的一份是17+2=19(块).
例3 小健到商店去买练习本,他的钱若买4本还剩2分;若买5本,就差1角.问小健有多少钱?
解:依题意画出下图:
由图易见一本的价钱是:
2+10=12(分),
所以小健有的钱是
124+2=50(分)
或125-10=50(分),即5角.
例4 妈妈的年龄是小铃的3倍,两个人年龄加起来是40岁.问小铃和妈妈各多少岁?
解:依题画下图:
由上图可见,40岁是小铃年龄的3+1=4倍,
所以小铃的年龄是:404=10(岁);
而妈妈的年龄则是:103=30(岁).
例5 父亲今年40岁,小哲10岁.问几年以后父亲年龄是小哲年龄的2倍?
解:按题意画下图:
先画阴影部分,小哲(10岁)占1格,父亲(40岁)占4格,年龄差(40-10=30(岁))是3格,再画图表示二人年龄的增长,注意应从上往下画.不难得出当二人年龄各增加2格时,即20年后(父亲是6格,小哲是3格)父亲年龄是小哲年龄的2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面积估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培训有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业务学习笔记 新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十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 练习课》数学教案
听课心得 观摩课《认识图形(二)》有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六》数学教案
《平行与垂直》听课体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角》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2)》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