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二年级参加考试人数29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0分,全班总分1703分,平均分58.72分,及格率62.07%,优秀率10.34%。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程度难易适中,题型多样,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计算方面。本试卷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有第二大题,分值共计32分。这样就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让他们对及格充满希望。而且计算题题型多,有写得数的,有填运算符号的,还有笔算的的。学生都做得较好,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2、填空方面。此类题型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生的错误率也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审题不仔细,二是理解能力差,往后有待加强。
3、画图方面。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根据要求画出角、线段,学生都做得不错,只有少数学生做得不是很好。说明学生对角、线段的掌握较好。
4、解决问题方面。多数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切,分析不到位,导致此题失分很严重。
三、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一刹那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的来说,学生考得不算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年级参加考试人数29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0分,全班总分1703分,平均分58.72分,及格率62.07%,优秀率10.34%。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程度难易适中,题型多样,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计算方面。本试卷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有第二大题,分值共计32分。这样就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让他们对及格充满希望。而且计算题题型多,有写得数的,有填运算符号的,还有笔算的的。学生都做得较好,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2、填空方面。此类题型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生的错误率也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审题不仔细,二是理解能力差,往后有待加强。
3、画图方面。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根据要求画出角、线段,学生都做得不错,只有少数学生做得不是很好。说明学生对角、线段的掌握较好。
4、解决问题方面。多数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切,分析不到位,导致此题失分很严重。
三、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一刹那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的来说,学生考得不算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苏科版八下11.2说理课件1
苏科版八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下11.4互逆命题课件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1
苏科版八下8.4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苏科版八下10.2黄金分割观摩课课件
苏科版八下11.2说理课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4)
苏科版八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课件(1)
苏科版八下9.1反比例函数观摩课课件
苏科版八下8.5分式方程(第3课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6)
苏科版八下8.1分式教学课件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4
苏科版八下定义命题课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5)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圆的对称性》课件(2份)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下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
苏科版八下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课件
苏科版八下7.2不等式的解集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苏科版八下10.2黄金分割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3
4.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13张PPT)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