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收藏
一、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的生活联系。
二、复习策略: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采用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解基本题的技巧。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三、课时具体安排:
1、数的顺序物体的位置与顺序(1课时)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page]-->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1课时)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3、分类(1课时)
4、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5、20以内加法计算(1课时)
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6、20以内加法计算及两者的关系(1课时)
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
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7、认识钟面(1课时)
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写;同时你能估计接近整时的时刻。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时间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8、图文题(1课时)
从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教学计划模板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计划模板
二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课后习题训练
201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图形的运动
备战小升初数学考试复习之浓度与配比
高一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期中章节复习要点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题长方体正方体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之分式方程意义与解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第10章第2节同步测试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字母表示数课后检测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精选填空题
2016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卷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小学二年级下册期中知识点概括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北师大版
冀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第23章第1节随堂训练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整除同步检测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列分式方程基本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下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期中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2016学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练习题精选
初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要点之同底数幂的乘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