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2016-10-09

学习内容

教材第34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的意义?

2.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10 和 9∶15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活动一(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在24:16=60:40中,( )和( )是比例的外项,

( )和( )是比例的内项。

活动二(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24:16=60:40中,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 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系?

2.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形式是:

接着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3.(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 和 4∶50 6∶9 和 9∶12

完成P34做一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