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小学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丽水市小学三年级(下)...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丽水市小学...

丽水市小学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

2016-08-16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

1.(3分)736中的7在 百 位上,表示7个 一百 ;八千零二十写作 8020 .

考点:

整数的认识;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专题:

整数的认识.

分析:

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整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解答:

解:736中的7在百位上,表示7个一百;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8

2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同时考查了整数的写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多位数的写法,进而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

2.(1分)找规律:1、4、9、16、 25 .

考点:

数列中的规律.

分析:

根据所给出的数列知道,每一个数是它的项数的平方数,由此得出答案.

解答:

解:因为,11=1,

22=4,

33=9,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出的数列,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3.(1分)盒中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一次摸出两个球,有 3 种结果.

考点:

简单的排列、组合.

专题:

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

本题是从3个球中任选2个,一共有3种不同的方法.

解答:

解:摸出的2个球可能是两个白球;

或者红球和白球1,或者红球和白球2;

本题属于简单的组合问题,也可以根据剩下的1球的情况进行求解.

4.(4分)120秒= 2 分; 72米2= 7200 分米2;

2米= 200 厘米; 3元6角= 3.6 元.

考点:

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货币、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把120秒换算为分,用120除以60即可;

把72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分米,用72乘进率100;

把2米换算为厘米,用2乘进率100;

把3元6角换算为元,先把6角换算为元,用6除以进率10,然后加上3.

解答:

解:120秒=2分; 72米2=7200分米2;

2米=200厘米; 3元6角=3.6元;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5.(4分)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小红的身高136 厘米 ; 一间卧室的面积约22 平方米 ;

汽车每时行80 千米 ;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 平方分米 .

考点: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红的身高,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卧室的面积,应用面面积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平方米做单位;计量汽车每时行的路程,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计量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应用面积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平方分米做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

解:小红的身高136厘米; 一间卧室的面积约22平方米;

汽车每时行80千米;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平方分米.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6.(6分)在横线里填或﹦.

40804800 5.09元5.90 元

10.3元 = 10.30元 2kg200克

.

考点:

整数大小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比较;货币、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质量的单位换算.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1)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

(2)(4)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

(3)(6)根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即可;

(5)先换算单位,再进行大小比较.

解答:

解:(1)4080

(2)5.09元5.90 元;

(3)

;

(4)10.3元=10.30元

在比较大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不同量的化成相同量再比较大小.

7.(6分)图中共有 6 个角,其中有 3 个锐角, 2 个直角, 1 个钝角.锐角的个数是直角的

倍;钝角的个数占总个数的

.

考点:

组合图形的计数.

专题:

几何的计算与计数专题.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中的单独的小角有3个,所以一共有3+2+1=6个角,再根据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即可数出它们各自的个数,再利用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计算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图中一共有角:3+2+1=6(个),

其中有3个锐角,2个直角,1个钝角.

锐角的个数是直角的32=

倍;

钝角的个数占总个数的16=

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计数以及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

8.(2分)某校体操队有32人,如果要站成方阵,至少增加 4 人,或者至少去掉 7 人.

考点:

方阵问题.

专题:

方阵问题.

分析:

因为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所以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的人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52=25;62=36,所以最接近32的完全平方数是:25和36,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因为最接近32的完全平方数是:25和36,

32﹣25=7(人),

36﹣32=4(人),

答:最少要增加4人,或最少要减少7人.

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先确定出组成正方形方阵需要的人数即可解答.

9.(3分)陈红从家出发,向 东南 面走90米到打谷场;小树林在商店的 西南 方向;陈红从家到学校要走 330 米.

考点:

路线图.

专题:

图形与位置.

分析:

(1)从陈红家到打谷场,以陈红家为观察的中心,向东南方向走90米就是打谷场;

(2)以商店为观察中心,小树林在商店的西南方向上;

(3)把全程各部分的路程加起来,就是陈红从家到学校的路程.

解答:

解:(1)陈红从家出发,向东南面走90米到打谷场;

(2)小树林在商店的 西南方向;

(3)90+100+70+70=330(米);

陈红从家到学校要走 330米.

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辨别,注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方法;关键是找准观察中心.

二、请你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9分)

10.(1分)一个鸡蛋重是()

A.

5克

B.

50克

C.

0.5千克

D.

0.5吨

考点: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一个鸡蛋重量用克做单位,是50克.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1分)下列字母中,()是轴对称的.

A.

E

B.

Q

C.

N

D.

S

考点:

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看字母是不是关于直线对称.

解答:

解:A、E是轴对称图形;

B、Q不是轴对称图形;

C、N不是轴对称图形;

掌握好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

12.(1分)一个数由3个千和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A.

30003

B.

3030

C.

3003

D.

303

考点:

整数的认识.

专题:

整数的认识.

分析:

这个数是一个四位数,最高位千位上是3,个位上是3,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解答:

解:一个数由3个千和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3003.

本题是考查整数的写法,数较大时分级写或用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

13.(1分)把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A.

3

B.

6

C.

9

D.

12

考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积的变化规律.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可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扩大后正方形的边长为3a,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

解答:

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原正方形的面积是a2,扩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是3a,扩大后正方形的面积是3a3a=9a2,扩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的9a2a2=9倍.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和扩大后正方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

14.(1分)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是()

A.

B.

C.

D.

考点: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

专题:

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

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题各选项中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选项A,此正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为3份,则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选项B,图中共有8个小圆,阴影部分为6个,则阴影部分占全部小圆的

;

选项C,此圆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为3份,则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选项D,图中共有5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为3个,则阴影部分占全部小三角形的

;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单位1被平均分成的份数.

15.(1分)盒子里放着同样大小的红球和白球,摸一次,下列情况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的是()

A.

7红3白

B.

3红7白

C.

5红5白

D.

10红10白

考点:

可能性的大小.

专题:

可能性.

分析:

先分别求出红球占球的总数的几分之几,所占分率最大的可能性就最大.

解答:

解:红球所占总数的分率如下:

7红3白:

7(7+3)=

;

3红7白:

3(3+7)=

;

5红5白:

5(5+5)=

;

10红10白:

10(10+10)=

;

;

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的求法,解答此题应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进而得出结论.

16.(1分)一个保险柜的密码是532,下面哪把钥匙能打开它呢?()

A.

2632

B.

1824

C.

2819

D.

1334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根据题意,由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每个选项的乘积都算出了,结果是532的就是要求的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

A选项:2632=832;

B选项:1824=432;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一步解答即可.

17.(1分)有4支球队,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A.

4

B.

6

C.

8

D.

12

考点:

握手问题.

专题:

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

每两个队之间赛一场,那么每个队要赛3场,一共是43=12(场),但是甲队与乙队比赛和乙队与甲队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12场比赛就多算了一倍,再除以2即可.

解答:

解:4(4﹣1)2,

=432,

本题属于握手问题,可利用握手问题的公式求解:握手次数=人数(人数﹣1)2进行求解.

18.(1分)从镜子中看到的如图所示的图形的样子是()

A.

B.

C.

D.

考点:

镜面对称.

专题:

图形与位置.

分析:

根据物体与镜像上下、前后移动的同向性,物体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依此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由镜面对称的定义可知,从镜子中看到的如图所示的图形的样子是

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解题关键是理解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

三、对的请你在()里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9分)

19.(1分)★△●△★△●△★△●△第31个图形是●..

考点:

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

专题:

探索数的规律.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4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据此求出第31个图形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图形即可解答.

解答:

解:314=73,

所以第31个图形是第8循环周期的第3个图形,与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第三个图形相同,是●,

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考点:

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21.(1分)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是旋转运动..

考点:

旋转.

专题:

图形与变换.

分析:

根据旋转的含义可知:钟面上秒针不停地走动是秒针绕钟表的中心轴转动,属于旋转现象.

解答:

解: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是旋转运动,说法正确;

旋转与平移的相同点: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都在一个平面内.不同点:平移,运动方向不变.旋转,围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

22.(1分)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考点:

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我们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解答,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我们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进而判断.

解答:

解:(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面积是:84=32(平方厘米);

(2)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

75=35(平方厘米);

第(2)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第(1)长方形的面积,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错误 .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可举例子进行证明:先举两个两位数较小的例子,再举两个两位数较大的例子即可证明.

解答:

解:如:1011=11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数,

8090=720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此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此题可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24.(1分)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

考点: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分析:

我们所说的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

解答:

我们平时所说的某物体面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的面积.

25.(1分)笑笑早上8时到奶奶家,下午4时回来,笑笑在奶奶家共呆了9时..

考点:

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首先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然后用回来时间减去到家时间,即可得解.

解答:

解:4时+12时=16时,

16时﹣8时=8小时;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即回来时刻﹣到家时刻=经过时间.

26.(1分)五个人的平均体重是50kg,这五个人当中一定有人体重超过50kg..

考点: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

平均数问题.

分析: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五个人的平均体重是50kg,并不是每个人的体重都是50kg,有的人的体重比50kg高,也有的人的体重比50kg低,由此作出判断.

解答:

解:因为五个人的平均体重是50kg,并不是每个人的体重都是50kg,有的人的体重比50kg高,也有的人的体重比50kg低,

所以这五个人当中一定有人体重超过50kg.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27.(1分)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 错误 .

考点: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

分析: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不是平均分,所以每段是这根木头的几分之几,不一定.

解答:

解: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因为不是平均分,所以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一定要掌握平均分的意义.

四、请你算一算.(共24分)

28.(12分)口算.

37+73=

2050=

1233=

450=

80﹣28=

6013=

6+0.4=

6﹣0.4=

3.5+2.8=

考点: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第一排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求解;

6+0.4,6﹣0.4,3.5+2.8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求解;

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解答:

解:

37+73=110,

2050=1000,

1233=41,

450=200,

80﹣28=52,

6013=780,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要注意根据运算法则快速、准确的得出答案.

29.(6分)列竖式计算.

①4825

②20﹣13.8

③8728.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

解:(1)4825=1200,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竖式计算的能力.

30.(6分)算一算.

①128+325

②84042

③(1200﹣300)5.

考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②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

解:①128+325,

=128+160,

=288;

②84042,

=2102,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请你用尺子连一连、画一画.(共6分)

31.(4分)如图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用线连连.

考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第一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并列2个正方形;第二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2行,每行都是并列2个正方形;第三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1行,3个正方形;第四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1行,2个正方形;由此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2.(2分)先画出图A的轴对称图形,再画出图A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考点:

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

专题:

图形与变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面画出图A的关键对称点,然后连线即可画出图A的轴对称图形B;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图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格,再这此点首发连结,即可画出图A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C.

本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或对应点的位置.

六、请你解决问题.(共22分)

33.(3分)小文今年11岁,爷爷的年龄比他的5倍多8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先用小文的年龄乘上5,求出它的5倍,然后再加上8岁,就是爷爷的年龄.

解答:

解:115+8,

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34.(3分)12个班的学生去春游,平均每班45人.一共有10辆大客车,平均每辆坐多少人?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

先根据班数与每班人数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除以车数即得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解答:

解:451210

本题体现了根据平均数求总数以及根据总数求平均的数的两个过程.

35.(6分)把两张边长分别是6cm和3cm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下面的图形.

(1)所拼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所拼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考点:

图形的拼组;长方形的周长;组合图形的面积.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1)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据此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2)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两条边长的和,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1)66+33,

=36+9,

=45(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2)64+32,

=24+6,

此题主要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

36.(4分)下面是某小学三(1)班男子乒乓球队员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姓 名

王明

陈涛

马林

李汉

肖鹏

身高(cm)

139

141

147

138

145

(1)身高最高的是 马林 ,身高超过140cm的同学占队员总数的

.

(2)这支乒乓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考点:

简单的统计表;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1)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找出最大的就是身高最高的;然后数出身高超出140厘米的人数和总人数,然后用超过140厘米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解;

(2)求出身高的总和,然后除以总人数即可.

解答:

解:(1)138141147;

所以身高最高的是马林;

超过140厘米的人数有3人,总人数是5人;

35=

;

答:身高最高的是马林;身高超过140cm的同学占队员总数的

.

(2)(139+141+147+138+145)5,

=7105,

=142(厘米);

本题关键是从统计表中读出数据,然后根据数据解决问题.

37.(6分)(1)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4元,可以有几种选择?

(2)小红带10元,买一杯牛奶和一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考点:

图文应用题;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1)由图可知,牛奶每杯0.8元,橘汁每杯1.2元,面包每包2.4元,饼干每包2.8元,蛋糕每盒3.6元.

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4元. 由于0.8+2.4=3.2元,0.8+2.8=3.6元;1.2+2.4=3.6元;1.2+2.8=4元;0.8+3.6=4.4元,1.2+3.6=4.8元.4.44元,4.84元.所以小明共有4种选择.

(2)由于牛奶每杯0.8元,饼干每包2.8元,则用所带钱数减去饼干与牛奶的单价即是还剩下多少元.

解答:

解:(1)0.8+2.4=3.2元;

0.8+2.8=3.6元;

1.2+2.4=3.6元;

1.2+2.8=4元;

0.8+3.6=4.4元,1.2+3.6=4.8元.

4.44元,4.84元.

答:小明可买牛奶和面包、牛奶和饼干或橘汁和面包或橘汁和饼干共四种买法.

(2)10﹣0.8﹣2.8=6.4(元).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从图文中获得正确信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