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新课标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任意编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情境的真实性。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或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情境可以虚拟,但在生活中要可能发生。
2、情境的有效性。情境如果妨碍了学生学习的正常有序进行,那这样的情境就缺乏有效性。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如能力上的差异、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等等;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而且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二、探究学习≠拒绝接受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但是,探究式是万能吗?课堂教学中没有探究就不可以吗?
曾有老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道:5元可以换几个1角,并且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学生说因为1元可以换10个1角,所以5元可以换50个1角。教师不是很满意:“你能不能再好好想一想?”学生抓抓脑门,一脸困惑的样子。教师请别的学生来帮忙,大家同样都不敢举手。教师似乎有点生气了:“其实很简单嘛,10个1角是1元,50个1角是5元,所以5元可以换50个1角。”
又有一位教师在教《统计》时,让学生把每种花的数量统计出来后在方格上涂色,并且标明所统计事物的名称、频数范围、单位名称等,接着问道:“你们能不能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学生有的说漂亮的花,有的说数花朵,有的说你最喜欢哪种花。接着教师提示名称:“我们把这种图叫做统计图。”
像这种类型的“探究”还有很多,比如“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你们给它起一个名字”等问题让学生探索,许多的“发现”与“探索”也是教师刻意安排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样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可是很多时候,课堂中此类的提问给老师添了许多的麻烦,无疑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
二、“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挫伤积极性;
三、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事实上,“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冷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接受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还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不要轻视、排挤它!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能比“探索”这种提法更好!如果学习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它肯定在启迪着学生的思考,它肯定具有“探索”的成分!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有一次听一节《找规律》,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见到如下非常熟悉的镜头: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小组内有大半的学生身体朝着左或右,头却要转过去朝着前,一堂课下来腰酸脖子痛);当老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老师又说“停止”,学生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当听到老师的号令又再来一次“合作”;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老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某种程度上,在小组内产生的旁观生的心理伤害比大班教学中更甚);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于是就这里看看,那是站站,有的还干脆去干自己的事去了……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
1、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
2、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教师应当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需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值得合作的地方,学生愿意合作,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
3、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不能友好相处、讨论过于喧哗、远离讨论问题等。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六会”: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