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欣赏设计》说课稿-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人教版小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欣赏设计》说课稿

2016-06-30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设计》

《欣赏设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具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一、教材分析

《欣赏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第7页)。本节课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并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观察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两幅美丽图案,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创造的美。。

2.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剪刀、方格纸。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法分析

1.学生在欣赏图案时,可能部分学生能看出图案的变换但不能正确熟练描述,原因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变换的对称、平移、旋转定义不能理解掌握,要克服这一困难,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对称、平移、旋转定义。

2.学生在设计图案时也可能会出现障碍,原因是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设计能力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件或挂图及自制教具演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法分析

为了加强学生对通过对图案的欣赏进行图案的设计,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节课在教师准备教具(挂图或课件)和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方格纸)的基础上,还可充分利用实物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程序

(一)教学基本流程图复习引入、图案欣赏、设计图案、小结

(二)教学情景

1、复习引入

问题1: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了那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

(对称、平移、旋转)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本单元里所学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回顾。

2、学习新知

(1)、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设计》,只要你好好学习,我想你就一定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欣赏设计

(2)、图案欣赏

出示课件或挂图(教材第7页主题图),学生欣赏图案

问题2:我们欣赏了这两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案,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3)说一说:

问题3:上面这两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先让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平移或旋转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图案的美学价值。]

(4)想一想

出示下图(教材第7页页脚)

问题4: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同桌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可以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3、设计图案

(1)、利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增强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4、目标检测

(1)练习一的第3题:说一说下面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5题)

题中出现了几个剪好的图案,让学生判断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

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重合”,再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以题目的设计,反过来,让学生根据剪法,选择剪出的结果。

(3)第7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5、全课总结

问题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本环节是教学总结,教师用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