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 浅谈利用“班班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研论文 浅谈利用“班...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教研论文 ...

教研论文 浅谈利用“班班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6-30

近年来,我校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索。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的同时,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以及媒体信息的丰富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把班班通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为师生数学课堂教学架设一座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桥梁。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认知、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利用班班通的呈现功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极大地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平台,有效地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利用播放超市的影像,让学生在逛超市中体会购物乐趣,鲜活的 购物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孩子纷纷争着学成人的模样、语气进行虚拟购物,交流、互动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购物所需要的元、角、分数学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满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年、月、日中,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创设自主性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随机观察年历。学生在计算机上观察到12个月份的天数有不同: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又只有28或29天。学生还可以打开资料库进行知识查询,自己去自主探索,发现规律。通过自己探索得到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利用计算机这一媒介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中可以探索出闰年和平年的概念,知道了:为什么7月与8月都是大月呢?为什么要规定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呢?这样,在信息环境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