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4、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是重点,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是难点。
主要导学过程教学
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
一、回顾与交流
2分信息1:呈现学生熟悉、生动、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基数、序数、测量结果、编码。进一步提出讨论的问题:“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思考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其中数的意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包含正整数的信息,进一步了理解这些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8分信息2:出示第2题。
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
信息3: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举例说明的活动,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回顾空间,有利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在学生举例时,教师应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