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中的情感数学》-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中的...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优秀论文《...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中的情感数学》

2016-01-1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强缜密性高的学科,学习数学常常与个人的智商有很大关系,换言之,似乎数学学问中少有情商,其实不然,数学也有感性的一面,学习理科的女生也未必只是露着宽宽亮亮的大额头,戴着一副黑框厚镜片眼镜不苟言笑的模样,她们内心深处似水的柔情荡漾开来同样可以奏出一曲百转千回的《渔歌晚唱》。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二十余年,至今仍未毕业,事出有因,在千变万化的教学工作中,在形形色色的小学生个性中,我驾驭工作的方法和能力总会时常有纰漏,知识细节的处理,学生学习的效果,总会有所瑕疵,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总会有所遗憾,我的教学工作,总是在不断的改进反思、再改进再反思中徘徊着,希望总有一日可以走出困惑,成就我的小学毕业之梦。 清脆优美的上课铃声响起,二十年不变的晨后第一节,我条件反射般的夹着教学用具走进教室,那一年,我所带年级是四年级,一道口算题的测试竟然让我哑然了,题目是这样的,36+127+74+73,很快,学生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知识在大脑里作出了反应,(36+74)+(127+73),答案也很快有了,100+200=300,我的疑惑和停顿也并未引起学生的反应,

五、

四、

三、

二......,终于,极为细心的学生看出了问题所在,36+74=110而不是100,学生恍然大悟,为自己所犯低级错误发出了啧啧感叹声。是啊,学生并非不会做这道题,而是想当然凑整百去完成,这道题的错误和智力无关,学生缺少的是对数学情感的投入。数学这门学科,它并非只是枯燥的数字对话,在它心情好的时候它可以捉弄你,可以与你做朋友,还可以帮助你修正错误,只要你具备学习数学的某种情商。随后,我又出一题,35+65-35+65,一些思维快自认聪明的学生抢先算结果0,而一些腼腆稳重心思细腻的学生则多了一个心眼,在别的同学得出0的同时他们也有了答案,不是0,是130,在这道题中,情商战胜了智商。

通过两道题的训练,我与学生做了一次谈话,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千年不变的答案,粗心!其实,粗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所谓粗心,其根源实则是学习状态不稳定知识掌握不扎实情商指数不够高的表现,从知识理性角度考虑,他可能是理解了,但从知识的感性角度看,他对知识没有投入情感,换句话,对面来了一个人,你只是认识而不了解他,这样就可能造成交流不畅通,难免有疏漏。我告诉学生,粗心并非可以掩盖你所犯错误,你为什么不能对知识细心一些呢,你认识它,了解它,懂它,细心呵护它,在它出现“错点”时你可以看到它。数学,有时候它也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你投入进去的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还需要感知它,对它产生兴趣,与它为友。 数学这门学科,多数时候被贯以严密严谨严肃的称号,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去学习的,但“三严”定义的背后并非不可以投入似水情感,智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试着用情感解决。

前不久的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班内有60名学生,三好学生占5%,三好学生有几人?本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却总有靠智商无法解决的学生。一名女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0×(1-5%)=57,当她要把这个数字写在答案里的时候,忽然怔住了,“怎么可能一个班里有57名三好学生呢?”随后,她用心揣摩这道题,

60、57,这两个数字之间有一个差,这个差似乎更适合三好学生人数,她大胆列出了下一步,60-57=3,晕,她做对了,她顺利拿到了4分,这名女生,她对这道题投入了情感而不是数感,无语,我只能说,你,孺子可教。还别说,这个女孩获得这次成功后,对学习数学有了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当然,我必须找机会告诉她,学习数学光有足够的情感投入终究是不可以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但愿这个女孩能够领悟其中道理吧! 在学习数学中,用严密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似水情感留意它的特性,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总有一部分知识需要你融入情感,与它对话,与它传神,与它在风风雨雨中凝结出友谊的花朵,绽放美丽,收获硕果....... 后记,本是要写一篇数学学科论文,回头翻看这些文字,调侃式论文?论文成了杂文散文,或者统统都不是,悲哀,哪个教育杂志社能为我铅印这些文字呢?(当然,版面费自理)发表才是硬道理!不是我想发表,是他们非要要,呜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