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路
本小节等腰三角形安排在第十四章轴对称的第三节,根据新的教育理念,以轴对称为切入点,改变了以全等三角形为切入点的做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想,自主探究,证明应用等方式学习、获取新知。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问题;
探索并灵活运用一个锐角为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折叠后剪纸、展开后得到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体验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通过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关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体会几何证题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等腰三角形模型,矩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4.3.1等腰三角形
(一)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
问题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如图14.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