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带出“勤”学生-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懒”老师带出“勤”学生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懒”老师带出“勤”学生

“懒”老师带出“勤”学生

2015-12-15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知识加速更新,新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尤为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勤”老师应变“懒”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接受式教育观的支配。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滔滔不绝的讲解,并不厌其烦,题题讲解,担心学生做不对,甚至连计算结果、练习题答案都替学生写出来,一切的“包办代替”,成了“保姆式”的老师。结果,老师在课堂上累的半死,学生却像个局外人,想听则听,不想听则罢,反正课下只要抄抄别人的笔记,把老师讲过的记下来背背就行。这样的“勤”老师把学生当成了“容器”或“仓库”,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视野与思路的开阔,甚至扼杀了显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要知道任何高明的老师都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代替学生的思考,老师讲的越多,越细,学生的思考就越少,对老师的依赖性就越大,出现了“老师讲的都能听懂,自己练习一道不会”的尴尬局面。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师授予和学生接受的多少,而在于老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勤”老师也要学会“懒惰”。

二、“懒”老师的“懒惰”诀窍

自主教育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救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能“满堂灌”。

1、讲课时的“偷懒”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生活感受、经验积累。教师在讲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并给予启发、诱导和鼓励尽可能的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我在讲小学科学的《蒸发》这节课时,就偷了个“懒”,故意向学生求救:“老师要去市里开会,可那件心爱的衣服刚刚洗了,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这件衣服快点变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热情的帮我想了很多办法:“用洗衣机甩一甩”;“用衣服架撑起开”;“放在火炉边烤一烤”;“放在电扇下吹”;“使劲拧,再用衣服架撑开,放在阳光下”;“用电熨头熨干”;还有个学生说“干岁再买件新的算了”。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音言。我为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生活观察的仔细认真感到由衷地高幸。然后我又适当的引导学生总结加快和减慢蒸发的方法,并让他们讨论在生活中有那些地方运用了这些方法?你还有什么好建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充分给予学生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忙”了起来,老师偷了个“懒”,何乐而不为呢?

2、课外辅导时的“偷懒”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有时刚给这个学生讲完,那个学生又来问同样的问题,甚至十多个人都来问同样的问题,一般我们抽时间集体讲解,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我想:同学间朝夕相处,有共同的语言,若让他们之间进行互助,会怎样?于是我又有了“偷懒”的想法:让学生按平时成绩的优、中、差结成互助小组,有了问题先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和其它小组商讨,或请老师参与讨论。这样解决问题比较及时,同时对学习好的同学也是一种提高和帮助。做老师式的学生和做学生式的老师,师生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懒”老师其实并不懒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光埋头讲课,批改作业,不能仅凭过去的经验教学,而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转变那种“积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陈旧观念。如今,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不抓紧学习,很快会被时代所淘汰。

努力创造民主、宽松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享受思想驰骋的自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多向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观点。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终身获取知识的教育观,并努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