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2015-12-10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认数》第一课时《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材用一幅大约可坐一万人的体育馆引出一万这个大数,然后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体会10个一千是一万。接着用计数器来举例整千数的读写。最后用数位顺序表归纳了至今所学的数位。教材教学认识整千数用了极其简单的三步曲,也给我留下了简单的初步印象。教学展开之后,我才发觉小中见大,表粗内细的学问,于是有了以下的思索:

1.要善于衔接教材,填补空白。

片段一:

师:你们去过体育馆吗?去过哪里的体育馆?

师:去过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吗?猜一猜,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可以坐多少人?

生1:很多。生2:大约3万人。生3:大约12万人

师:告诉学生,江阴市体育馆大约可以坐6000人。

师:图上画的是哪里?猜猜看,这个体育馆里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猜一猜后,请白菜博士告诉大家:大约能坐一万人。

学生虽然知道万,但对于万的概念却是没有的。对于江阴市体育馆,每个同学都去过,但当问这个体育馆能坐多少人时,学生就3万、12万的瞎猜,因此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万的概念还是有其意义的。从学生熟悉的江阴市体育馆出发,感受可以坐4000人左右的实际大小,然后引出万人体育馆,实际感受10000的大小。

师:你想知道一万有多大吗?下面我们就来数数到一万到底有多大。(出示小正方体)(1)表示1 (2)10个1是一十 (3)10个十是一百 (4)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

一千一千地数,下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十千(一万)。

这么多的小正方体是一万个,那么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

在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正方体,探究10个一千是一万之时,我发现学生是很难数清教材上的一个大正方体是一千个小正方体的,如果学生抱着怀疑的思维去学习,我相信他们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及时修改了教案,补入了数小方块的四幅图画,在学生数得小方块的个数分别为1、10、100、1000后,让他们互相探讨两两之间的十进关系,由此类推,再让学生一千一千数,认识一万。学生在观察、探讨、类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万的由来。让学生自己归纳10个一千是一万,体验比较深刻,

在情境导入时,其实学生头脑中对万的理解是很模糊的。通过一千一千地数正方体,探究出10个一千是一万,从概念建立的角度说,学生已经建立了万的概念,但学生还不能真正感受到一万有多大,于是我安排生活实例:

(1)回忆做课间操和升国旗时的场面:今天早上我们升旗时操场上站满了人,有多少呢?大约1400人左右,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多少个这么的多就有一万人呢?(7个)也就是说万人体育馆可以容纳7个这么多的人。如果一万人站在操场上会怎样?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说明一万是一个比较大的数。

(2)猜一猜:一本数学书这么厚,一万本数学书摞起来大约有多少高?告诉学生大约有50米高,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3)从今天起,你每天吃一个苹果,一年能吃多少个?(365个)一万个苹果要吃多久?(接近三十年)那个时候你们都怎样了?长大了。老师呢?也早已经退休了,说不定连苹果也啃不动了。如果把那10000个苹果堆在一起会有多大一堆呀!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再次感知10000。

使学生再次感受10000的实际大小,让学生加深对万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数学如何生活化?

片段二:

师:你能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吗?(1)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星星大约有3000颗。(2)月球上最高的山峰大约高9000米。

让学生先读出横线上的数,再读一读图中的句子,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以及用数来描述事物的必要性。

以前一直以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的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必须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在教学此课后,我更加理解了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联。在大数教学时,如果能搜集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离学生生活贴近的,那学生对大数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抽象,那么遥远。

3.简单题型细要求。

片段三:

师:写出你所听到的数:五千、七千、一万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师:出示 6000-4000 1000+9000 9000-7000

2000+3000 8000-2000 5000+4000

学生先独立口算,集体校对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整千数的读写是十分简单的,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应作细致要求。写对是主要的,但写好、写美也应重视,写完更有必要让学生作一下检查,眼高手低的事我们大人也常有,别说小孩了,嘴上念得挺准,写时忘写或少写一位的常有。再如,看似简单的口算,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也要让他们说说,如1000+9000怎么等于10000,是考察是否理解10000的关键。说得清,辨得明,也能让理解速度慢的同学有个参考,多好!

4.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毕竟才只是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升入高年级,所以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课件本身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在学习了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数的感悟更进一步了,而且非常轻松、快乐。

5.本课的不足。

我觉得在某些问题得处理上还要给学生充分探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在教学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时,教师不必很快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学习自信心才更容易建立,同学之间也才会慢慢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其次是计数器的使用这一块处理比较薄弱,应该让学生人人准备一个计数器,当我问学生一万怎么拨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在千位上拨10颗珠子,这时候如果有计数器就可以让学生一起拨,然后再次体会满十进一的思想,也就是对于教学中的意外生成可以灵动地处理,另外还可以增设一个环节,你想拨出哪个数就拨出哪个数。让学生自己操作,可能学生会拨出整千和一万,也可能拨出几千几十几百的数,虽然这是下节课的内容,但是在本节课作为知识的拓展也未尝不可,这样设计感觉处理活,还显得生动点比较多,更能锻炼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值得探究的学问。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