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1-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1

2015-12-10

教学内容:P293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体质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知物体的轻重。

游戏:背一背。

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两个同学来举行赛跑,好吗?不过这次跟以往不同,要增加一点难度,要背着一个人跑。(请两个同学:一个平时跑得快一些,一个平时跑得慢一些,跑得快的背学生,跑得慢的背老师。)

你们猜一猜,谁会得第一,你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那你们能一下子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包东西(重量相同的一袋米和一袋黄豆),哪一包重吗?有什么方法吗?小组讨论一下,看哪组方法多?(掂一掂、称一称等)

那究竟有多重呢?我们最好来称一称。

二、认识常见的秤。

要称出一样物体的轻重,我们有必要先认识秤。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秤吗?(学生介绍,老师相机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认识台秤。

1、学生观察秤,小组讨论。

2、交流(电脑演示,师讲解。)

托盘、刻度盘、重量单位千克(KG)、最大称重。

我们刚才一起认识了台秤,并知道了它的使用方法,想不想来称一称老师手里的这袋米的重量,谁愿意来?

三、感知1千克。

1、称米。

指名学生称(注意观察指针的变化)

交流:

(1)、学生回答大米的重量,并说一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2)、学生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的重量。

2、掂黄豆(给出大于1千克的黄豆)

先用手掂一掂,感觉比1千克重还是轻,如果多就抓出一些,再掂一掂,直到觉得正好是1千克为止,比一比哪一组抓得最准。

学生活动。

各组把抓好的黄豆到讲台上称一称。

3、称鸡蛋。

小组派代表先掂一掂一袋鸡蛋(1千克)的重量,并估计一下有多重。

称鸡蛋的重量。

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呢?有谁知道?我们来数一数。

4、感知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

出示3袋不同的物质(重量都为1千克),让学生猜一猜哪一袋重。

称一称。说明:物体的重量与它的大小无关。

四、教学净含量。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不用秤称,老师也能知道它的重量,你们相信吗?

1、老师拿出几袋东西并说出其重量,并通过称来验证。

你们想不想也学会这种本领?

2、出示盐水鸭、大米图片,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片上获得的数据。

3、你们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让我们的书本来告诉大家吧。

学生自学书本第30页上关于净含量的知识。

4、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净含量。

5、出示几袋标有净含量的东西,让学生说出其重量。

五、应用拓展。

1、判断练习。

(1)、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

(2)、一只乒乓球约重2千克。

(3)、2袋奶粉约重1千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25题。

3、地上放着3只袋子,其中只有1只重1千克,你能找出来吗?

六、总结延伸

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