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第四单元加和减第6课时)-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第四单元加和减第6课时)

2015-12-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决问题。

难点: 能发现问题并能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学习了知道一个数和另一个数与它的关系,要求这两个数的和或差,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另一个数。这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种问题。

二、组织练习。

1、 做第6题。

(1)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2)先画出黄牛的头数,让学生画出奶牛的头数。

(3)要先求出什么?怎样算?

(4)再求出什么?怎样算?

(5)这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奶牛的头数。

2、 做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1人板演。

检查。

说说这一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可出示线段图帮助理解)。

比较两题的异同点,关键要突出它们的相同点。

3、 做第9题。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然后根据先线段图列式解答。

交流时说说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如果将3倍多9只改成3倍少9只,你会解答吗?

4、 做第10题。

分题出示,让学生说说应填什么和怎样想的。

或用分别估算左右两边的得数,或通过比较左右两边的算式进行判断大小。

5、做第12题。

让学生相互提问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归纳提的好的问题。

6、做第13题。

观察图,你获得什么重要的数学信息?

如果现在你有100元,买两种体育用品,还剩多少元?

如果你有100元,不规定怎么买,你打算怎么花?

三、思考题。

教师注意逐步提醒,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练习小结。

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要知道先求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7题、第11题和补充题。

课前思考:

这部分练习的内容重点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要巩固借助线段图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策略意识。尤其是安排的一道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尽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不同方法,也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列表的方法有条理地排一排,以增强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课后反思:

像这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只要给予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不再过多地依赖老师的分析,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当学生都能很顺利解答问题后,可以适当将题目开放,这样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思维更发散、开阔些,不仅仅局限于所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有时候,在分析题目的过程,我适当的将题目条件或问题稍加改变,就变成了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在原来解答问题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不会显得有很大的难度,反而觉得有这样的兴趣去解答比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有时候,我适当增加一些与题目有联系的条件,但对于解答问题是用不上的多余条件,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受那些条件的干扰,比较轻松地将问题解决了,他们也知道老师是故意这样考他们的。而且还会很得意的告诉老师,他们不会上当的。可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能通过举一反三,对原有的学习层次进行提高,而且,不会觉得力不从心,反而觉得这是学习的需要,更能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效果肯定不言而喻了。

课后反思:

本课练习对于学生而言可能难度不大,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过程,对于一些稍有转折的题目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指出注意点就可以了。由于比较简单,所以本课也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了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其中第11、12两题在启发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理信息解题的过程中,还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还加入适量的较有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各种类题型的能力。

课后反思:

这节练习课让学生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解答,通过交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进一步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解决第9题时我让学生先画出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线段图,再列式解答,学生通过观察所画线段,能够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并且进行正确解答。本课教师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条理的思考,按步骤解决问题。最后一题是思考题,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比较出每组数的规律,并且按规律接着写出几道算是,从而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听后随想:

听了袁老师这节复习课,内容是让学生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分析题目时,主要是根据已知什么,求什么?关键要求什么?这一解题思路,袁老师分析每题都要让学生问一下自己这步求的是什么?因为很多同学都把中间的条件当成最后要求的,在作业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袁老师把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稍做了改变,让学生体会到多步计算并不难,只要一步一步分析,跟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一样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