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课例点评-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五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课...
首页>教学经验>名家点评>五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课例点评

2008-12-19

五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课例点评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教学目的:

1.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熟练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根据不同要求,正确的列出比例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3:15 4:::0.2:

师:请同学们观察,有没有比值相等的?有哪些?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行吗?请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

3:15=:::0.2

[评析:在学习比例之前,就强调了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关系”和知识的“固定点”。]

二、新课教学

1.(口答)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l)说出第一次行驶路程和所用时间比,并求出比值。

(80:2=40)

(2)说出第二次行驶路程和所用时间比,并求出比值。

(200:5=40)

(3)说出两次行驶路程的比和相对应的时间比,并求出比值。

(80:200=2:5=

师:请同学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80:2=200:5 80:200=2:5

师:以上(包括复习题)这些比中,有整数比也有小数比和分数比,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都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比例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根据不同要求,正确地列出比例式。

师:什么叫比例?(启发学生回答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评析:应用上面的方法,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比例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师:(l)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生:两个)

(2)是否任意的两个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呢?(生:不是)

(3)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生:比值相等)(板书)

师: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连成比例式。这就是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标准。

2.下面各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1)3:9和20:60 (2)7:21和8:12

[评析:通过这一组题的练习,增强了新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层次清楚。]

三、练习

1.下面哪一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0:12和35:42

(2)20:10和60:20

(3):和12:3

2.(口答)在下面的两个比之间填上“=”或“≠”。

(1)6:2( )0.9: 0.3

(2)5:3( )6: 4

(3)0.6: 0.3( ):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