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结合鸡兔同笼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结...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结合鸡兔同笼谈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5-10-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其中的第1课时。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

[教学意图]: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2、下面每个条件中两个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1)微波炉的容量是洗衣机的1/10

(2)每个桌面的面积是教室地面面积的1/60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3、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三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谈话:请同学们大声地把题目读一遍!

2、分析探索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哦!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

提问: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哦!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板书: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

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

谈话:刚才这题同学们想的很好,做的也很棒,接下来还有好多题目,等着大家去完成呢!

1、填空:

(1)用22元钱正好可以买30支铅笔和5支圆珠笔,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5倍。每支圆珠笔和每支铅笔各是多少元?

想:如果把它们都看成( );把( )支( )换成( )支( )。

那么用22元钱相当于买了( )支( )。

(2)全班40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8只大船和4只小船,每只小船坐的人数是每只大船的1/2。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能做几人?

想:如果把它们都看成( );把( )只( )换成( )只( )。

那么全班40人相当于坐在了( )只( )上。

谈话:同桌先相互说说你的答案。

提问: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解决这样的应用题关键就在于把两种物体看成一种物体。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哦!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7、填空

(1)用47元钱买了5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5元。求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

想:把( )支( )笔换成( )支( )笔,总价比原来( )(多或少)( )元。

(2)5个苹果和3个梨共重1350克,1个苹果比1个梨重50克。1个苹果多少克?1个梨呢?

想:把( )个( )换成( )个( ),总重量比原来( )(多或少)( )克。

三、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

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广告

1、播放达能广告

同学们,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是啊!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前老师也做了一些调查: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在替换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画图,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在练习纸二上,画一画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想的过程。

(2)除了把牛奶替换成饼干,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

(3)说一说这题该怎样检验?

(4)提问:为什么你们都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学生交流后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简洁、容易的方法来解答。

五、机动练习

1、 小刚买了4枝钢笔和2枝铅笔共52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6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师徒两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工作3小时,徒弟工作4小时,两人一共加工372个零件。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2个零件。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3、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付出700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