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实录2-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实录2

2015-10-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99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数感。

3、让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谈话:课前肖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和百分数有关的信息。下面我来了解一下搜集情况。

提问:你搜集了几条?你们搜集这些信息困难吗?你在哪儿搜集到的,和大家说说?

谈话:瞧,商标上有百分数,衣服标签上有百分数,瓶子的外包装上也有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很广泛。

我们都知道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是很紧密的,看来我们有必要认识和研究一下百分数。今天肖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认识百分数)

二、创设情境,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分析比较,感知百分数的优越性。

师:首先,肖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学校正在举行阳光体育月活动,六年级同学参加投篮比赛,现在每班只能派一个选手参赛。

课前,老师了解到,我们班的沈耀东,沈彬浩,冯炜浩都是投篮高手。老师把它们练习的情况做了一下简单的统计。

(出示表格:投中次数)

提问:选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说选18个那个人,提问:你为什么选他?他投中最多就选他,好像有道理。有其它想法吗?

如果第一个人就说不确定,提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投中18个,也许是投了100个才投中18个;投中13个,也许是投了13个投中13个。)

小结:看来光凭投篮次数是不能判断谁投的比较准的。还得知道。(出示:投篮次数)

提问:现在你能一眼看出谁投篮比较准吗?

看来大部分同学有难度,老师请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可以拿出笔,在自备本上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谁投篮较准?

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到办法了吗?指名回答。

回答一:用减法,求出投不中的次数再比较。

提问:这种方法可以吗?为什么?(投篮总数不同)

提问:你还通过什么方法来比较?

回答二:用16/25来求?

提问:你算的是什么?

说明:要求谁投篮比较准,只要算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好主意!(加一列)

谈话: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叫做投中的比率。

提问:那么沈耀东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沈彬浩呢?冯炜浩呢?就是(注意约分)

提问:你知道3/5表示什么吗?

提问:你看这三个分数都是谁和谁在比?

师:投中的比率知道了,现在你就能一下子看出谁投的比较准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出示:64/100、65/100、60/100)

提问:现在你知道选谁吗?为什么这么快你就知道了?

谢谢大家帮老师解决了问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但是,虽然数字变了,可64/100还是表示什么意思?

师:确实,沈耀东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16/25,也就是64/100。

提问:那65/100表示什么?(请两个同学说说)

60/100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板书:在这里,64/100,65/100、60/100都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2、感悟百分数的含义。

再过几天,我们六年级要进行速算比赛。如果老师还是给你一列,瞧,你知道选谁去参赛吗?(出示表格:做对的题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这次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谁来说说99/100表示什么?

和同桌任选一个再说说。

小结板书:这里的99/100、98/100、97/100都表示做对的题是题目总数的百分之几。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百分数。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六个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一个数,另一个数。)

提问:谁能看着黑板来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

小结:总结的真好。百分数就是两个量在比较,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做百分数。(齐读)

3、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百分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看老师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讲述:64/100在原来分子64的后面加上百分号,写作64%。口述:%称为百分号,写百分号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小圆圈不要太大,写在斜杠的上下。

当64/100写成这样时,读作百分之六十四,而不读一百分之六十四。

齐读黑板上的百分数的读写。

师:从黑板上任选一个百分数,把他照着老师的样子写下来,自己轻声读一读。

教师巡视一周。

4、信息发布会。

师:同学们写的都不错。其实课前你们搜集到的百分数都是这样写的,拿出来看看。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许多百分数,下面我们要来一个百分数信息发布会,交流一下大家搜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读一读你找到的百分数,再和小组成员说说,你搜集到的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

(1)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下面请带着你们的收获走进今天的信息发布会。

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相机提问:哪个酒比较厉害?

100%果汁,真是原汁原味啊;

73%棉,27%涤纶那么这件衣服还有其它成分吗?你怎么知道的?等

小结:大家讲的都很流利,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百分数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数。

三、巩固练习

下面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一些练习。

1、把书翻到99页,试一试两题。

根据下面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填空。

(1)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

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00,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00。

师:百分数是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在比较,所以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比。(板书:百分比)

(2)六年级一班的近视率是20%。

六年级一班学生中,()的人数站全班人数的20%。

那你知道有百分之几的学生不近视吗?

师:在我们生活中,像近视率、考试的及格率、树木的成活率等也都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说说你还知道什么率?所以百分数又可以叫做百分率。(板书:百分率)

师:请大家继续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教师巡视,不校对。

2、辨析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课上到这儿,我们已经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肖老师又要请大家帮我解决问题了。可以吗?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那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希望大家通过下面的练习找到答案告诉我。

(1)判断。

①一根绳子,用去它的23%米。

②一根绳子,用去它的23%。

学生默读,自己判断。校对。

提问:23%表示什么?

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而23%米是具体的数量,所以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如果肖老师吧题目改成这样,你再判断一下。

(把原来题目中的23%都改成23/100)

提问:两题都对,说明什么?

小结: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

师:这题你理解了,相信下面这题你就不会错了。

(2)下面两句话中,哪些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为什么?

一堆煤97/100吨,运走它的75/100。

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小结:通过两道题目的练习,我们找到了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那他们还有其它的区别吗?我们再来看一看。

45%100%0.001%50%200%31.64%95%1.2%

提问:你觉得在这些百分数中,那些百分数长得比较特殊?

提问: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可以吗?这又是他们的不同。

3、讨论。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来想一想,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同桌交流一下。

小结:肖老师把你们的发现都归总到一张表格中,请你们轻轻的读一读。

4、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百分数,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会读和写一个百分数。下面就用你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45%50%95%200%100%0.001%30.16%

①在电脑安装软件时,如果显示屏上显示出(),表示软件安装成功。

②一辆汽车严重超载,装的货物是限载重的()。

师:这个驾驶员要被吊扣驾照。

③一本书,看了全书的(),还剩55%没看。

④你认为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大海捞针是个成语,用0.001%里说明它的可能性很小。

小结:从这几题老师可以看出,你们确实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光理解是不够的,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最后老师还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

前些日子,老师到出去旅游,帮同事带回三件款式相同红色羊毛衫。可他们所含的羊毛含量有所不同。可老师一时糊涂,只记得价钱,不记得哪条是多少了,你能帮肖老师找到毛衣正确的价钱吗?(出示题目)

谢谢大家帮肖老师解决这么多的难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百分数,尽管快下课了,但我们寻找百分数的脚步不能停下来。让我们到生活中继续去寻找百分数,利用好百分数吧!最后老师想告诉大家,知不足者方能进步,愿大家百分之百相信自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相信你定会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