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测长距离路程-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车测长距离路程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车测长距离路程

车测长距离路程

2015-09-23

一、说一说,问一问

学校准备举行往返距离3000米的迎春越野跑,在无路标、里程碑和测量工具情况下,如何测定距离?不用步测、目测的方法给你一辆自行车如何确定3000米距离?我们把用自行车来测定距离的方法叫做车测。全班分组行动实施。

1、每组从车棚中推出本班学生的26寸自行车,结合书本知识,思考如何完成测定任务。

2、请同学们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想一想车测前必须了解哪些情况、数据,运用什么知识?有哪些注意点?

(板书:车测----熟悉结构、运用知识、找准关键)

二、看一看,想一想

让每位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并支起撑架,原地空转,熟悉结构,得出结论:

1、大齿轮和小齿轮用链条连接,链条经过大齿轮的每一个齿,小齿轮总有一个齿和它相对应。由此可得:大齿轮齿数转数=小齿轮齿数转数=总齿数。

2、从传动过程中看到:大齿轮与踏脚板固定在一起,所以踏脚板转动周数=大齿轮转动周数;小齿轮与后轮胎固定在一起,后轮胎转动周数=小齿轮转动周数。

学生汇报、交流,分别说出运用反比例知识可解决转速之比,但必须知道齿轮的齿数和后轮的直径。

(板书:在总齿数一定时齿数和转数成反比例)

三、数一数,量一量

学生用米尺测得26寸自行车后轮直径是66厘米,大齿轮有44个齿,小齿轮有18个齿。

(板书:记录实际数据)

四、讲一讲,算一算

小组议论交流,利用上述数据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解决转速比之后可以求出踏脚板转动一周自行车前进了多少米的关键问题。

1、后轮胎的周长:663.142.07米

2、大齿轮的齿数:小齿轮齿数=44:18=22:9,大齿轮转动周数:小齿轮转动周数=9:22=1:22/9。

3、大齿轮转动周数:小齿轮转动周数=踏脚板转动周数:后轮胎转动周数=1:22/9,即:踏脚板转动一周,自行车前进了2.0722/95.06米。

(板书:圆周长转数=前进的路长)

五、测一测,议一议

每组推派一名车主到公路上有路标或里程碑处进行实地测试1000米的距离,测一测踏脚板究竟转动了多少周。由于出发时间有先后,路上遇到的情况就不同了,各组测得的数据分别是:198、195、200和191周。为什么同一车型、路段,实践下来的情况有误差,各车手带着疑问回到教室与同学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分析、交流误差原因,大致归纳如下:

1、在测试中为了避让行人,行驶路线变形,出现部分曲线前进现象。

2、在测试途中,汽车驶过,使用了刹车,伴随而来出现了脚不蹬,利用惯性前进了一段距离现象。(俗称趟车)

3、车辆尽管同一型号,但轮胎气不足,造成后轮直径相对小一些现象。

(板书:实践操作中的体会与校正对策)

六、验一验,证一证

1、针对上述三种现象,建议学生再到校田径场上试车,重新测定1000米的转数情况,分别为:198.5、197.5、198、196.5。

2、在重测的同时,引导室内学生由车测联想到:步测时先量出50米,用均匀步子直线行走三、四次后,算出平均步数,那么车测也可以求出平均转数:(198.5+197.5+198+196.5)4=197.625周。

3、从理论上进行计算证明:10005.06197.6周

(板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

七、估一估,用一用

在进行车测时引导学生进行估算:26寸自行车的踏脚板转动一周,自行车前进的距离约5米,同理可以算出利用24寸、28寸自行车进行车测时的数据,转动的周数可采用四舍五入法。

引导学生说出利用车测可以测定哪些待测距离?车测与步测、目测比较有哪些优点?运用车测除注意直行、刹车、趟车、打足气外,安全第一切不忘,应急时趟车,刹车、下车不可少,宁可重新再测一次等。

(板书:注意测试时的规范性、安全性)

七、活动小结

车测是又一种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车测的原理:利用自行车上的一对齿轮在链条的传动中形成齿数和转数成反比例的情况,算出轮胎在地面上滚动数周所行的路程来测定距离。它的优点和注意点:比步测省时、省力,方便精确,适用于野外较长距离的测定。在测量中既要注意细节又要注意安全,才能使车测用于实践,为人类服务。

选派二名学生与体育老师联系,完成校迎春越野跑起终点、折返点的测定工作。

(板书:车测原理、优点、注意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