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之我见-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学心得 小学高年级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教学心得 ...

教学心得 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之我见

2020-04-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注重计算能力的的层次性。一是基础性训练: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计算能力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 位数乘两位数的作为计算能力基础训练效果较好。

二是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 三是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计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

主要内容有: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

1

2、

1

5、

1

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3.分母是

2、

4、

5、

8、

10、

1

6、

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四是规律性的训练: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规律性训练。

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方法略)。3.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 五是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

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计算方法的巩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