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方程》教案教学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西师大版...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2020-03-07

第8课时解方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解方程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会运用数量关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质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语言表述。

3、会对具体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并能与同学交流。

4、会独立地解答一、二步方程。

5、能够验算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一套,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说出填数的理由

①1.5+( )=5 ②( )×1.7= 3.4

③2.7÷( )=9④a+b-( )=a-c+b

⑤2n=n+( ) ⑥42-8=7×6-( )

⑦3x+8=8+x+( )

填完以后,教师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判,看有没有错误。然后请小组长汇报填空的正确情况。

生:第1小题,××填的是17,错了,应该填3.5。

生:第3小题,××填的是3,错了,应该填0.3。

师:这两个错误是谁发现的?为什么认为是错误的?

生:老师,我们可以验算。把答案拿到括号里,重新算一遍,就知道了。

师:那你算给他们看看,是不是一个好办法呢?(生上台板演演算过程)

生:第5小题,××填的是2。

生:第7小题,××填的是3。

师:有这些错误的同学举手,哦,不少呢!好,谁来一一纠正?(于是,有几个同学主动起来纠正错误,并说明依据等式的性质应该如何填写)

师:对了,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会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否则你做得再多,错了也没有用,还耽误了许多时间。有些可以计算的题,可以验算; 有些不能直接算的题可以举例(任意拿一个数去做代表,试算一下),或者用性质、意义去衡量一下,总之,要学会回过头来检查、验算。好,接着往下看,写出等式。

2、看卡片写等式

20加上x等于308 2b减去21a等于

12的3倍等于36 3y减去8等于13

师:请同桌互相检查写好的等式,我请几个同学到展台上把他们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评判一下。

生:书写非常工整,只是有些同学的式子跟上面展示的不一样。

师:不一样好啊!要是我们全班同学都长得一样,老师不是叫不出大家的名字了吗?

师:这些等式,哪几个是方程?谁能够很快猜出方程里未知数的答案?

二、走进新课

1、师出示例1主题图:

师:大家能根据数学信息说出等量关系吗?

生口答

教师板书方程x+50=200

师:大家想一想,方程x+50=200的解是多少呢?你能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出x是多少吗?

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

请生汇报,师引导小结:方程两边都减去50,就求出x的值。这是根据方程的基本性质来解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得出可以根据方程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

2、师:还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吗?

学生独立思考,请生板演,并当小老师讲解。

师鼓励,并板书: x+50=200

解:x=200-50

x=50

师小结: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也可以求出x的值。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那你们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让学生感受解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3、师: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师板书)

师:要把解方程写出来,还有一定的格式,书写要规范。利用加减法关系式解答,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两种方法都有道理。

[设计意图]:及时的小结,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认知和记忆。

4、教学例2

师:要判断方程的结果写对没有,应该怎么做呢?生:验算。

师:出示方程,3x=150

师:写出求解的过程和验算的过程,验算不会的可以看书。

展示学生作业。

师:刚才大家用数量关系式或等式的性质得到了方程的解。这个解的过程我们就叫做解方程。写过程的格式还要注意:第一,先提行写下一个“解”字;第二,尽量使等号对齐,一般左面写未知数;第三,可以利用数量关系式解答,也可以运用的性质进行计算,要特别注意的是:等式两边要同加、同减或同乘、同除。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例1 所学的解方程的方法,独立思考计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

5、教学例3

师:刚才我们学了解一步方程的过程,那两步方程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

四人小组一起试着写一写解方程“5y-8=12”的过程。

学生写完后,互相交流,各组展示解方程过程。并说说根据什么来解方程的?

师引导小结,并板书:

5y-8=12

解: 5y=12+8

5y=2 0

y =20÷5

y=4

师:谁能说说这道方程解题的思路。生口答。

师小结:我们运用关系式,把5y看成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可以求到5y=20,再把y看成20的因数,根据因数=被除数÷另一个因数,求出y=4。

比较运用等式的性质,运用关系式方法要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例1、例2 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小组合力,举一反三,利用关系式解决本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练习巩固

1、数学书84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展示,并当小老师讲解,集体评价。

2、练习二十四1、2题。

[设计意图]:及时的练习便于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大家一起来说说,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口答。

师:同学们学数学不仅要会解出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还要学会用语言把我们的想法准确地表述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我们学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习思考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明天,我们将学习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贯穿数学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三、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学会了解一步、两步计算的方程,试一试,你能解下面两个方程吗?并验算。

(出示:18+6x=30,4n- 2、5×4=15)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给大家展示,并介绍方法。

生1:我与大家交流的是18+6x=30,我用等式的性质把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8,写成18+6x-18=30-18,6x=12;再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6,写成6x÷6=12÷6,x=2。验算:18+6×2=30。大家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意书写格式,先提行写下一个“解”字,还要尽量使等号对齐,两边写式子。

师:把思考过程说得很详细,还提醒大家注意书写格式。真不错!谁来说第二题。

生2:我和大家交流解4n- 2、5×4=15的过程。我先计算出 2、5×4=15,就在方程下写出4n-10=15,再把4n看做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求出4n=25,最后在把n看作25的因数,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n=25÷4,n=254。最后,还要验算:4×254- 2、5×4=15,说明方程的解确实是254,我做对了。

师:说得非常清楚,同学们学数学不仅要会解出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还要学会用语言把我们的想法准确地表述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四、回顾总结

师: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大家一起来说说,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生:我学会了解方程的思考方法。

生:我学会了方程的验算。

师:大家的总结很全面,从大家的总结中看出你们这节课学得非常认真,我们学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习思考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明天,我们将学习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