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22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材第5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第5题。

1.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着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投影仪。

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他是谁?(孙悟空)他是谁?(唐僧)他们是什么关系?(师徒关系)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师生关系)

师: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关系,在数学中,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关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板书:因数和倍数。

【设计意图:通过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关系,为理解因数与倍数存在着关系打下基础】

投影出示例1。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9个算式,把它们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你分类的理由。

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展开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生:老师,我们组根据商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成了三类。第一类为结果是整数的,第二类为结果是小数且能够除尽的,第三类为结果是带有余数的。

师:你们组的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分类也很明确,很好。还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老师,我们组分成了两类。

师:你具体说一下。

生:我们组也是按照商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成了两类。一类为结果是整数的,另一类为结果不是整数的。

师:你们组的同学观察得也很仔细,分类也很明确,很好。

展示第二种分类结果。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8÷3=2……2 9÷5=1.8

19÷7=2……5 26÷8=3.25

  总结: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生:在30÷6=5中,30是倍数,5和6是因数。

师:同学们,他的说法恰当吗?

生:不很恰当,应该说30是5和6的倍数,5和6是30的因数。

师:对,我们应该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而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师:不过为了方便,我们只研究非0自然数,什么是非0自然数呢?(如1、2、3、4、5……)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在说明因数和倍数时,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而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去说。如我们可以说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而不能说2和3是因数,6是倍数。还要注意,我们是在整数范围内研究因数和倍数的,一般不包括0。

因数和倍数

A类

1. 像0,1,3,4,5,6……这样的数是(  ),最小的自然数是(  )。

请任意写出五个整数      ),整数有(  )个。

2. 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32×2=64    14×3=42

B类

如果a×b=c(a、b、c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整数  0  (答案不唯一)7、8、9、10、11  无数

2. 32和2是64的因数,64是32和2的倍数;14和3是42的因数,42是14和3的倍数。

B类:

a、b  c  c  a、b

教材习题

教材第5页做一做

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13是26的因数,26是13的倍数;

25是75的因数,75是25的倍数;9是81的因数,81是9的倍数。

教材第7页练习二

5. (1)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