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公开课《11—...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小学数学公...

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2018-12-17

反思整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解放了学生,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1、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迸射出火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上完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放型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教材”是教书匠,“用教材教”才是创新型、科研型教师。开放型的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生命。开放型的数学教师还应从“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体验、发现的过程。我们必须从片面的以知识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会学、爱学、善学、博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要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要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要创设人人操作的场景、要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

  教师还必须大胆放权: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前进; 给学生一个方向,让他自己去创造.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学生主体的开放,教师是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学生的最大潜能释放出来。

  2、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承认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成功。新的课程具有弹性,新课程力图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从面向每一个人出发,也能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二是如何看待差异。根据这两方面,教学时,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

例如:教学时,课堂中,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于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敢于大胆发言,往往呈现出“接力棒”式。师:谁能把11-20各数的组成用儿歌的形式说一说?于是教室里同桌间开始互相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当老师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的时候,他们的小手举得很高很高,一个同学说完,另一个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还有”;“老师我还想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说法”等等。尽管有些学生说得不够合理完整,但他们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中,我们要鼓励这种小接力,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学生传棒、接棒的水平在提高,尽管还存在差距,但这是“向上发展的差距”。

3、真正融于学生主体之中,让学生充满自信。

  现代教学要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的关系,以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例如:教学时,师在课前谈话中,说:小朋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智多星(出示课件—),他不但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而且还要跟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想不想让他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现在他先要带你们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不过他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呀!教师简单的话语,亲切的语气,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新课时,提问:刚才我们在摆小棒的时候,把10根捆成1捆就是1个十,小朋友们请想一想,怎样拿出11根小棒?让小组进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如果有其它拿的方法,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地拿出11根小棒,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如:在归纳11-20各数的组成儿歌时,老师请学生到讲台前,当当‘小老师’,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了大家,满足了成功的欲望,树立了信心。另外在练习时,我还注重同桌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互相欣赏增进同学感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亲其师,信其道,评价不在是简单的“你真聪明”、“你真棒”、“Very good!”等。评价是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是触动学生心灵的交响曲!

---------------------

扩展:

对人教版和西师版两种版本教材中“11——20各数认识”

对比分析及感悟

11—20各数的认识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它是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下,融会贯通地驾驭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更好把握这节内容的根本。鉴于此,我想通过对人教版和西师版两种教材的对比分析,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 两种教材的素材选择

1.从主体图看:西师版呈现的是赋予了实际生活意义的有关爱护环境的情境图;而人教版则是开门见山地呈现学生熟悉的各种水果图片及小棒、正方体来体现数字情境图。不管哪种素材,都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而西师版的源自一个真实的保护环境的素材,情感教育不言而喻,满足了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两种素材都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为数感的培养奠定了生活基础。

2.从例题来看:两种版本都用到了小棒、计数器、直尺图这几种素材,都特别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二、两种教材呈现方式

西师版在本小节内容中编排了5个例题,除了小棒、计数器、直尺图,还多了例3的书写教学和例4巩固数的组成的计算教学;而人教版则只有小棒、计数器、直尺图三个例题,但这三个例题的先后顺序与西师版不一样。西师版首先是例1小棒,例2是计数器对应小棒呈现,最后例5才是在直尺图上感受数的大小;而人教版则是例1小棒,例2直尺,例3借助计数器感受位置值。

三、 练习设计

练习的宗旨在于强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趣味性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游戏中体验数学,层次中加深认识。学有所用是两种教材编排上的一大特色,都在巩固、强化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出现了形式不同的练习方式,也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 教学启示

两种教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开门见山地用到了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来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一难点,非常形象有力。这一点也是最最原始的人教版教材传承下来的精华之所在。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摆小棒来认识各数,通过数与物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多少到抽象数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点两种教材在例1的编排上基本上一样,都有共同的编排意图。

总之,教材的编写各有千秋,我们要善于在对比研读中感悟,在实践中领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对教材的解读,给学生营造知识生长的氛围。

蒋小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