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初三年级总复习阶段,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认识中考数学,更好地复习中考数学,更加有效地进行满分高分冲刺,避免走弯路,在此把之前的文章再发一遍。
北京中考数学,考试时间两个小时,满分120分,考试时间每年的6月25日上午8:30—10:30。
第一部分,先说一下中考数学试卷的格式,三种题型: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13道),一共29道题。
选择题每题3分,10道,共30分。填空题每题3分,6道,共18分,解答题,13道,其中10道是每题5分的,还有最后三道是7分、7分、8分的分布。
选择题:
10道选择题,第1题至第9题都比较简单,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单一,最后一道选择题,也就是第10题,是创新型的题目,但是多数以“函数图像信息的读取和分析”为考查内容,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中考真题加上所有城区的模拟试题,一时间“路程-速度-时间”、“面积-线段长-时间”图形等试题层出不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2016年绝对是创新,考查的是统计图的读取和分析,贴近PISA、SAT等的考查形式,注重解决以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和实际应用等为模型阅读材料题。也有例外,如2010年考查了三视图。当然,也有结合高考真题、高中模拟试题等命制的题目,如2016年11月海淀初三期中数学的选择题。
填空题:
6到填空题,11题—16题,11题到14题比较容易,第15道、第16道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只是相对的,在全卷中不算难题)。因为2015年是最新的考试形式,其中的选择题中的14题、15题分别都是两个空。16题是尺规作图的考查。关于尺规作图,尤其对于期中的“阐述数学原理或作图依据”,属于近几年的一大改革,放眼全国每年的180余套中考试题,对北京而言,也是独此一家。
解答题:
解答题一共13道题目,从其实是分为两个类型的。
第一个类型是17题一直到26题,每题5分,10道题,这一部分考查类型比较固定,其中第26题是创新题型,考点不固定,或几何或代数,是“现场学习”、“临场发挥”类的,考查数学的潜质。
第二个类型是最后3道题,27题、28题、29题,也就是常说的“压轴题”。27题,是代数综合,函数综合题。28题,几何综合题,考查几何变换,平移对称旋转。最后一题,第29题,新定义题目,属于绝对猜不到的类型,题目在这里设置有“坡度”,不能因为是最后一题就不重视。
第二部分,来说一下整张卷纸的重点和难点。
上面简单说到了,这里详细说明一下。在卷纸中,选择、填空、解答三个类型,每个类型的最后一道,都是有些难度的。
选择题的最后一题,第10题,考查的函数图像,这一点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但是北京的考查形式,不能单纯的考训练来提升解题能力,尤其是其他省市的函数图像,不能因为难就拿来练习。即使是北京各市区的模拟题,也有很多是与中考考查方向不一致的。考生把北京近三年的题目拿来一比较,立马就会发现,北京的题目,特点很鲜明。
填空题,难点分布均匀,与之前年份相比,最后一道填空难度下降,但是6道填空题难度整体上升,就是说,很简单的填空题没有了,很难的也没有了,“掐掉了两端极易和极难的”题目。考生需要重视的,是答案开放不统一的题目、答案不止一个的分类讨论题目、需要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取图像”获取信息的题目,以及图纸操作、作图原理探究等类型的题目。
解答题,2015年开始不再分类,之前的年份是三部分(6+4+3,分别说明)。这一部分,从17题道25题,这9道题目,每年考查的类型基本固定,变化不大。
>着重说一下解答题几个类型的题目:
一次函数与与反比例函数,整数根,这两个类型,近几年轮换考查,考生都需要重视,但是难度都不大,函数类注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四边形,东西海朝丰等区县模拟题难度差异较大,建议通过练习,和中考题目对比、总结。
圆,重点,中等学生的“门槛”,这里的解题能力,不仅包括书写的几何语言“严谨、简洁、规范”,更包括思维分析得时间把控。说一下常见的问题,第一个是几何语言不严谨,“书写凌乱”,比如高频考点中的“切线的证明”,考生的卷面书写总是被老师扣小分;第二个是第2小问,不能迅速发现或构造几何模型,“思路凌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条件和结论不能合理衔接,“角度与垂直”等核心特征没有熟练掌握,导致时间白白流失,甚至“心性大乱”,贻误战机,影响了后面题目的得分预期。
统计题,我的感觉是,只练习各城区的模拟题目,很难hold住中考这5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纵观近七八年来包括海淀、西城高质量级别的模拟题在内的试题,总是不能很好把握中考的命题意向,当然,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命题专家是看准了海淀和西城的题目之后,故意“回避”原题和类似的题目,这也好理解,命题和押题,本来就类似“猫和老鼠”的游戏,甚至高考也不例外。比如2015年,我们考查了“绘制统计表或统计图”,这个在我们的模拟题里不曾出现,虽然不难,但是也会让和考生“虚惊一场”。2014年竟然闹出很多个版本的答案,考试一结束,各大教育机构出了好几个版本的数据,争议不小。最后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是预估变化趋势,并阐述理由,这样的题目,一定要结合图表,运用数据说明;第二是增长率和精确度,需要考生重视起来,这类题目得分也不理想,2014年、2015年海淀和西城的一模都有涉及,都有这个考查。
26题,阅读理解题目,不能通过简单的“刷各个城区模拟题中的26题”来提升解题能力,这样可能白费功夫。借用《阿甘正传》中的一句台词,“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年这个题目上出现的是哪个具体知识点”。因此,备考的重点要放在“审题”能力的训练和数学“类比思想”的理解掌握上。在《北京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突破》第二版中,我对此类函数图像问题进行了总结,涉及到三次函数、双勾函数、分段函数和绝对值函数,在其他城区的模式试题中也有高斯函数等出现,命题的套路大同小异。虽然近几年的热点属于“陌生函数图像”之类题目,但是也不能据此就一定认为即将来临的中考,还会是此类题目。这真是一个不好下定论的问题。因为,在北京中考数学全卷的所有题号当中,这一题目,绝对属于命题风格最不稳定的类型之一。
最后三道压轴大题,只说一句——绝对不能简单通过数量上的多获得能力上的强!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刷百题不如解透一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可以参考《北京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突破》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第一版去年出版之后,评价还不错,前几天当当和京东都已售罄断货;第二版由北京四中范兴亚老师和我共同编写,结构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并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院教研员黄婉华老师做序推荐,对于北京考生而言,实属不可多得的满分必备用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可以相互补充,第二版主要是2016年各区模拟试题解析,第一版则是2015年各区模拟试题的解析。第二版书中对于审题和答题等应试策略的宏观指导、角度推导的方法总结、线段相等的方法总结,以及新定义题目的通性通法,都有比较深入的解析,有利于考生养成居高临下的解题视角,帮助考生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方法得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到中考,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一步一个坑,跌跌撞撞走到中考,事倍功半。最后,希望考生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调整学习状态,有长性能坚持,满怀信心地朝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