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乐学环境
新版本的数学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学生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学生乐学的环境。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能够调动这些生活经验。比如,这一单元的教学,无论是让学生认角、画角、比较角都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可以迅速打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阀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学习能力和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给他们布置一些较难的学习任务,利用这些学生的好胜心来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到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通过主动探究知识来提高数学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关注,让他们从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树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通过逐步提高数学问题的难度,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使课堂学习氛围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实现了高效教学。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实现直观高效教学
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直观思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把多媒体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直观的视觉感受来激发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发展。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直观、动态的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使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在直观教学中获得突破,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抽象思维的限制,他们很难理解教材内容。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把一个圆柱体切割成许多小份,然后再通过拼凑重新组成了圆柱体,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理解了什么是割补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他们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同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四、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4~6人,进行知识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小组成员进行积极谈论,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习和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探究任务的分配,并积极主动地帮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进步,并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进行探究。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步,及时地对小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知识探究。同时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加入到讨论当中,和小组成员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提高学习效率,使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真正取得实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有效手段,在每一堂课讲授知识完后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依照例题的方法、步骤去完成,以便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但练习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六、对学生进行正确综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更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使数学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学习探究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在感受到喜悦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让学生参与生活中的有关数学运用的活动,比如上街买东西。这样,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对所学数学的运用,能一方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外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更加有利于下节课数学课教学的衔接。通过这种参与式教学,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牢固性,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准确知道在数学知识掌握中还存在什么不足,教学中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教师注重这种对知识的反馈作用,可以做到及时总结,及时调整课堂数学教学,而且对学生而言,这种参与式教学,对学生而言也是发挥其主体价值功能的手段,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最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时效性和有效性、要面向大多数甚至全体学生、同时充分注重这种教学模式的反馈性评价性功能。
作者:朱桂荣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台营学区扶崖沟小学
第二篇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会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只有让学生善于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有好奇心,他们在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并在兴趣的引导下使他们自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知识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掌握的数学知识越多越好,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对不理解的知识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而科学有效的提问方法则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根据知识的重难点提出问题。
二、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施优化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使他们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探究学习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的快乐,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用有趣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数学课堂的趣味,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小学生都感兴趣的故事作为教学的主线,让他们跟随故事情节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喜欢看的《喜洋洋和灰太狼》动画片来进行情境创设,在活跃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3.把游戏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生在进行游戏互动时能积极地参与,并能积极地思考,使游戏能够高效完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游戏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进行知识探究和思考,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堂学习任务,并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当猫,一个小组当老鼠,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玩猫爪老鼠的游戏。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都积极地开动脑筋,都想取得游戏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中学生的凝聚力很强,使他们都能积极地进行分析思考,使课堂教学在欢乐的氛围中取得实效。通过这样的数学游戏,为小学生营造了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增长。
4.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
布置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动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在任务教学法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小学数学知识探究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教学法强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任务教学法强调以小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角色,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辅助指导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运用探究性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课改要求中,探究法是一种被提倡的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小学生实践、观察的实验活动,引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法教学首先是数学教师提出相应问题,制定数学教学计划,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然后小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数学理论知识。探究法课堂教学使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小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知,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在让他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后,还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身边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探究,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师教学长度的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书本、课桌进行测量,延伸到生活中,让他们测量父母的身高,家里餐桌的长度等。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再感觉数学知识的枯燥,而是充满热情地探究新知识,使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率。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积极的知识探究中不断提高数学能力,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思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使数学课堂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