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例谈》范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优...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例谈》范文

2016-10-28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例谈》范文

[关键字]兴趣沟通 难点高效

[摘要]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二十多年,回顾这二十多年来所走的路,真是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学一边教。下面就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体会,写了一篇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例谈。本文是从使枯燥问题趣味化,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抽象问题具体,使静止问题动态,使复习问题简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生活实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那只是本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得到与每一位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师的共同探讨。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下面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动力。能否以兴趣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好奇”这一特征,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富有情趣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例如:在讲“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利用 flash软体制作动画:由虎、马、牛、羊、猴5只动物进行了拔河大赛后,再围成一圈和一枚跳动的“金牌”动画,让学生在动画中看到这些动物进行了拔河大赛,各有特长,都该得到冠军,但金牌只有一枚,该给谁呢?于是,我引导大家说:“刚刚我们在动画中看到这些动物进行了拔河大赛,各有特长,都该得到冠军,但金牌只有一枚,该给谁呢?干脆大家说个数,我们从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数,数到谁是大家说的数,谁就是金牌的主人”。大家齐声说“好”。我以补充说:“谁说数都行,我们的任务是三秒钟内找到冠军,否则无效”。甲生说:“8”,老师数一秒、二秒、三秒,全班学生无人找到,老师说:“无效”。乙生说:“11”,老师数一秒、二秒、三秒,全班仍无人开口。这时,大家说三秒时间太短,我们都来不及数。我说:“你们数时间,我来找冠军”。丙生说:“16”,老师随即就说:“虎得冠军”,不到两秒,通过鼠标轻轻一点,就把金牌挂到虎的胸前,学生不信,就从1数到16正好是虎。丁生又说:“19”,老师马上把金牌给羊挂上,学生又经过点数证实老师找的冠军正确。大家耳听、眼看、脑想,好奇心油然而生,一个个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我。老师说:“这要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大家愿意学吗?”,熟悉的动物,有趣的情节,简短的谈话,全身心的投入,形成了轻松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最隹学习状态。

二、借助信息技术,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沟通。

应用题的教学,往往是先出示复习题,然后改变复习题中的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要新授的例题。如第九册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有一部分是:复习题:商店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后还剩145千克,商店原有饺子粉多少千克?我利用flash软体制作动画:把复习题中的“卖出35千克后”做成活动的,待学生解答后,在电脑中,通过鼠标轻轻一点,换成“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为了使学生看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把改变条件的动作重复操作一遍。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例题与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温故而知新,觉得解答例题很容易,只要先求出卖出多少千克,就成了很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利用flash软体制作动画还能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对“轴”很陌生。利用flash软体制作动画的优势,在动画中制作蝴蝶等昆虫图形,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左右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操作,把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沿一条线对折,看是否能两部分重合,都有几种折法。最后出示利用 flash软体制作动画,通过电脑操作,让学生观察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确实理解了什么是对称轴。

三、借助信息技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运用教具要恰到好处。

教具是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实物投影等的总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对于解决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特征与高度抽象的数学特征之间的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节内容时,利用实物投影仪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上一张白纸,用笔在纸上点一点,从这一点引出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了一个角,我把透明的量角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然后结合教材进行讲解、示范。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教学,可以清晰显示量角器上的刻度。在讲解零刻度线怎样与角的一边重合时,只要指导个别学生操作一次就可以让全班学生掌握,改变了以前由于学生看不清而由教师逐个辅导的状况,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信息技术,使静止问题动态化—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的难点,常使教师们感到头痛。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能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开辟了道路。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明确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动手尝试,把圆等分切割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学生用议—剪—拼的方法把圆切拼成多种图形,老师把小组“作品”分别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比较筛选,最终得出了沿半径切拼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较好的结论。学生切切拼拼,议论纷纷。这时我让学生观察电脑展示的把圆面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情况下的切拼过程。结果发现:等分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上下边越来越直,左右两条边就越来越接近垂直,等分份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在这里借助电脑课件形象,深刻地展示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切拼过程。这既发挥了现代教学的优势,又为学生学习扫除了障碍,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五、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感知,并且印象深刻。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突破了图片限制和幻灯画面的静止、录像不能及时插放、回放的局限,把故事的时间、空间、人物间关系、情节发展等清晰、完整、生动、交错地呈现给小学生,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感性地理解和把握故事的内容,而且通过获取的大量信息,丰富了小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例如:小学数学第一册,翻开书本的第一页“可爱的校园”,我利用flash软体制作动画配上声音:动物园里面的小学校开学了,小动物都背上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一个一个乐得蹦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今天是9月1日,小动物和我们一样也上学了”。“大象老师在门口迎接新同学,两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走在4只小松鼠的前面,跑进校门口”。“有6只小熊,8棵树,9只小鸟在天空上飞,小鸟比蝴蝶少1只”。“还有3间蘑菇房子,写着一(1)班、一(2)班和一(3)班”。“还有……”小学生完全融入了 “可爱的校园”的情境中去,他们在观察图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动手数数、看图说数,也初步了解了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会作简单的比较,小学生通过边看图边讲述、记忆,同时,当小学生出现中断或表达不清时,点击一小画面以可将该画面内容进行重复演示,从而更好地让小学生记忆、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通过操作电脑,让小学生手、眼、脑并用,思维活跃了,个体讲述,发言的密度增加了,讲述的准确性、流畅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六、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而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是我们的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中,我灵活处理教材,在学生举例说明了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后,我因势利导,呈现两个话题:(1)楼房会搬家吗?(2)餐桌上的数学。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一个楼房会搬家的新闻,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力量;通过餐桌上的数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到旋转餐桌给吃饭的人带来的方便,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

七、借助信息技术,扬长避短,可省时高效。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或重复重难知识点的讲解上,以致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0分钟。 10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和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现代媒体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特性,则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媒体的这些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例如: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如果动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灯片抽拉演示,虽然可以获得“慢镜头”的效果,但由于操作中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很难使学生对“同时出发”、“相遇”等术语获得准确的感知形象,而在CAI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运动过程,将各单位间内所行的路程依次显示出来,这样“分镜头”的模拟,既能准确显示相遇问题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启迪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课堂新授时间缩短为20分钟,学生可以用15分钟巩固,另外还有5分钟机动时间,可用于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老师既教得轻松,学生又学得愉快。

八、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最先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运用虚拟的场景去操作、探索、发现规律、验证猜想,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参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相应得到提高。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致力于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加速了知识反馈,调控了教学的进程,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