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参赛获奖论文《浅谈在小数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范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优秀教师参赛获奖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优秀教师参...

优秀教师参赛获奖论文《浅谈在小数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范文

2016-10-28

优秀教师参赛获奖论文《浅谈在小数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范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当代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代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却不思上进,令广大教师和家长大伤脑筋。所以,如何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显重要。我想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一、做好思想工作,是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是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充实的文化知识,怎么建设我们的国家,又怎么使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强国。所以,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不仅是为自己能荣耀一生,更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这即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家庭成员做出榜样,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让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数学教师要从这方面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造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才能。《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是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与现实,并且也广泛运用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给学生学习给与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

三、 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践等操作实验、激发思维,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官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相应的目标。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五、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还不愿意。问她懂了没有,都是说懂的、而作业往往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她作业少做,但做一题要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做,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到,慢慢的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校要脚踏实地,不能有任何虚假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信心了,字写得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六、适当的表扬鼓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要“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育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七、逐步形成学、比、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学生比吃穿,比花钱,比父母的思想比较严重。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这种思想中解放出来,向比学习、比成长、比上进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参观英雄纪念馆、开展读书会、听讲有关科学家奋斗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喜人局面。

八、做好检查、评比等督查工作,逐步形成良好学风

在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检查、评比等督查工作,使形成的这一结果得以巩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微小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感受荣耀的同时,能力也能随之不断地提高,学习不断的进步。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树立好学习数学的信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