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范文《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参赛论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范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优...

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范文《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参赛论文

2016-10-27

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范文《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参赛论文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数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一、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决定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

1.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者会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效果。由于教师的教育经历、学习兴趣、专业背景及性别的不同,对课程资源的驾驭能力也会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会影响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专长,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重组整合,培植生成性数学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不是课程资源的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状况、认识水平、兴趣等方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的重新组织。所以教师应站在“重组”和“整合”的高度,对课程资源重组整合,使之成为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情景的创设、多角度的探究和具有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教学中,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及时捕捉,巧妙转化,有效利用。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改下,数学教学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1.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已有的观念会影响他们理解教师或教材所呈现的信息。在新改下,教材中探究性的内容很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总能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所展示的富有创意的思维方法让教师为之惊叹。因为学生的学习体验,除了来自课内,更多的是来自课外,把这些创新思维的成果可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要加以利用。

2.有效利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资源和错误资源。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活背景的不同,他们的知识面、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把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巧妙设计,机智地将错误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错误的解决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

三、充分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便利、最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一切数学课程资源的基础和核心。

1.拓展教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在学习了概率知识后,我利用扑克牌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玩摸牌中奖游戏,通过各种摸牌游戏,引导学生计算出中奖概率,进一步深入到社会中各种摸奖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知识揭露社会上的骗局。

2.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等,丰富数学课程资源。学校图书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报刊上的各种知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教师利用投影仪、幻灯片、电视机、录像机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各种数学模型,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所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为此,我们利用校园网,建立教学资源库,形成数学专题资源网站实现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库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它所蕴涵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积淀,促进了学生开展数学个性化、自主性学习,使数学教育更具人文性和开放性。

四、重视校外资源的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家长、新闻媒体、社区等可供利用的现实资源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要启发学生把生活中所获取的知识与课堂学习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统计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只要教师多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积极努力,就一定能使这片“希望的田野”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小论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