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优秀获奖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优秀获奖篇

2016-10-27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优秀获奖篇

推荐文章摘要:有人说:"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经常保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们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只有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业就头疼”,这怎么能学习数学?

著名的数学家托兰斯曾说过:“要使教学成功,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关心和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兴趣。

关心和热爱学生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首要条件,一旦离开了真诚的爱,任何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难以奏效。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时刻体现了爱,就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乐于和教师交往,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反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老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带动学生,平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即使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也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爱护他们的,是慈母般的爱。由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你,愿意上你的课,你教语文他们就喜欢学语文,你教数学他们就喜欢学数学,那么学习的兴趣也就容易培养起来了。

第二、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勤思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课的类型,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情绪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使他们不断有新鲜、新奇之感,在多种学法的交替之中,增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常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设疑引入,好奇激趣。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学习的新鲜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质疑是让学生想学的重要策略。老师善于激发质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学生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动力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依靠教材的编排意图,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浓烈的情景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自主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讲“圆的认识”一节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后,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有一件礼物,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你认为现在这种排列合理吗(课件显示排成直队)?为什么?怎么排队最合理?我应该站在哪儿?你怎么跑?哪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远?这样便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2)多法并用,引发兴趣。

①以直观演示或游戏引趣。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直观演示多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疲劳。可以模仿著名的央视节目如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栏目的形式,由我来当主持人,再任意选择学生来当嘉宾,让学生自己选择我已准备好的具有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来回答(不同难度的题目后面对应着不同的分数),若回答正确则给学生打上相应的分数,最后看那个学生分高并给与表扬。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学生便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②开展竞赛,激活兴趣。

俗话“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利用好中学生求知欲旺、好胜心强特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期末复习的时候,老师们可能都对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不好好完成或交的慢而困惑,我采取过这样一种方法还比较好,那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完成作业,我先给全班学生发一张卷子,然后告诉他们,谁做得快,并且质量高才有权利来“换卷子”,虽然只把给学生发卷子改成让学生来换卷子,但学生的热情却高了好几倍,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知识的检测赋予智力竞赛形式,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体会收获的刺激与喜悦。

③组织合作,调动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能让学生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激情。我也尝试过这样一种方法,如让学生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可以互帮互助来完成我所布置的习题,然后告诉学生我会拿出一副扑克,让大家来摸扑克,摸到红色为一个团队,黑色为一个团队。注:摸到大小王的同学就分别为红黑团队的队长。随后让拿着扑克牌上数字相同的四个同学(其中包括两张红色和两张黑色)组成小组,相互提问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加深,最后由队长统计红色团队和黑色团队回答情况来进行小结。

(3) 运用丰富的语言,增强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强调的是语言准确,于是有很多教师认为数学课的语言呆板,没有生气。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数学课上的语言同样是丰富多变的。授课时不仅可以从语气语调等方面变化的,还可以运用许多体态语言,如采用表情、手势等来辅助教学。将目光扫视教室,可以使学生们聚精会神,以微笑关爱的表情可以给学生以信心,疑惑的表情可引起学生们更多更深地思考。

(4)日教日新,让学生不断地学有所得,学到真本领。

日教日新决不是玩弄花样,关键在于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掌握真本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有没有学到真本领是密切相关的。学生不断地学有所得,就能不断地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情感。特别是当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检查的时候,学得好,学到真本领,赢得了表扬,奖励和荣誉,学生就会感到有了前进的动力。作为教育者,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有自信心,平时要多找他们谈心,为学生创造成功的表演机会,抓住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表扬。教师要注意平时考试的评分艺术,当学生(特别是待进生)成绩有所提高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进步,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去探求新的知识。 

第三、多元评价学生,升华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心理状态下把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升华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人人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对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关心,对他们寄予希望和期待,学习上要对他们“多鼓励,树信心,低起点,教方法,快反馈,速评价”,给他们创设更多表现自我和获取成功的机会。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成果的合理部分,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给他们再努力的机会和信心,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终点,发展其数学才能,使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升华为学习数学的志趣。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既要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又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要做一个数学老师很简单,但要做一个能不断培养学生兴趣的数学老师却很难。然而我相信,只要我热爱这份工作,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丰硕的果实。21:34:21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