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范文“班班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参赛论文-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范文“班班...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范文“班班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参赛论文

2016-10-27

小学数学教师范文“班班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参赛论文

资料潜江市渔洋镇小学周凌云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就可以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把问题直观的展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

关键词:班班通学习兴趣形成过程学生思维

“班班通”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刘延东副总理曾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为“三通两平台”建设。围绕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以班班通资源平台为核心,依托云服务平台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应用引入教学课堂。以班班通产品带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通过向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延伸,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新课程下的数学越来越贴近生活,数学教学也多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主。”班班通”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 “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时,我用“班班通”播放一段动画——猴哥哥和猴弟弟分桃的故事,并把问题贯穿于情境动画之中。猴哥哥说:“把桃平均分成2份,每人吃1/2。”猴弟弟听了不高兴,叫喊道:“桃是我摘的,不给我1/4,也得给我1/3。”猴哥哥乐了,赶紧切了1/3给猴弟弟。弟弟拿着桃说:“我为什么比你的还少呢?”我在动画播完后设疑:“你们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激发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正所谓“课伊始,趣亦生”。

二、突出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具有内在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果重点没有掌握,难点没有解决,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就可以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把问题直观的展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学生难以理解如何将其转换成长方形。利用“班班通”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操作,学生亲自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就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的难点。三、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动态变化的自然科学,而这种动态变化的关系在教材中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的,在教学中如何如何将这种动态变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再现出来呢?借助于班班通进行教学就会达到理想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课件,在教学中进行圆的分割、组合动态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过程,从而理解从圆演变为长方形的过程,知道圆和长方形之间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四、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班班通”优化组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而且许多平时思考不积极、思想不活跃、勇气不够足的同学渐渐的能够克服自己的却点,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学习变得主动而又深入。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更多的自由、平等、想象空间留给他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班班通的资源,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让动手、动口、百家争鸣的思想得到延续,让百花齐放的情景在课堂呈现。让学生能够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探究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挑战性与充分的实践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班班通的开通,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普及,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学习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颇有兴趣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突现,课堂教学氛围和谐宽松,紧张有序,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五、开启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新颖、先进的网络环境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好地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导向,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数学问题的“难” 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知识推导过程的难。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再现,而“班班通”为数学课堂带来无限活力。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恰当的运用班班通教学手段,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使他们想学数学,乐学数学,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多媒体课堂的知识容量可以达到传统课堂的两倍,在练习课中利用班班通设备,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节省了教师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习题,练习容量大幅增加。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训练,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时,我把28页的情境图用“班班通”制作成课件,讲解时,出示课件:“车上原来有67人,有25人下车了,还有28人上车了,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我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时,展示课件画面上的条件、问题图,学生从配上不同的颜色、不同方向箭头的动画图中清楚地看到:车上原来有67人,下车25人,上车28人,只要用原来车上的人,减去下车的人,加上上车的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进一步巩固了新知识,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运用“班班通”,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同时,班班通还支持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实行了电子备课,教案修改起来容易,可以随时增减,保持了教案的鲜活性。

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量。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班班通”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把视听合为一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图象,再加上讨论交流,教学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及时反馈,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班班通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小学数学课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