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线-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三角函数线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三角函数线

三角函数线

2015-07-22

一、知识与技能

1. 会用三角函数线分别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3.能利用三角函数线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发现、类比、猜想和实验探索的能力;

2.让学生从所学知识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归纳、数学表述等基本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获取知识.

2.通过三角函数线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线的作法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它们的几何形式表示出来.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 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

复习:1单位圆的定义:圆心在圆点,半径等于单位长的圆叫做单位圆。

 

2 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那么:

(1)叫做的正弦(sine),记做,即;

(2)叫做的余弦(cossine),记做,即;

(3)叫做的正切(tangent),记做,即.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

师:我们那么能否在此基础上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探新知

(1)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M,

的三角函数表示点P的坐标 ;

线段OM的长度|OM|= ;

线段MP的长度|MP|= .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角的变化过程中,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坐标的变化)

|MP|=|y|=|sinα|, |OM|=|x|=|cosα|

(2)思考1:如何去掉上述等式中的绝对值符号,为此能否给线段OM,MP规定一个适当的方向,使它们的取值与点P的坐标一致?

2.有向线段

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与坐标轴的方向有关.

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 规定:

(1) 以为始点、为终点的线段:当线段轴同向时,的方向为正向,且有正值;当线段轴反向时,的方向为负向,且有负值;其中点的横坐标.这样,无论那种情况都有

(2)以为始点、为终点的线段,当线段轴同向时,的方向为正向,且有正值;当线段轴反向时,的方向为负向,且有负值;其中点的纵坐标.这样,无论那种情况都有这种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思考2:你能借助单位圆,找到一条如一样的线段来表示角的正切值吗?

过点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与点.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有向线段,我们有

三、三角函数线

由上述四个图看出: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于是有,.

我们把这三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分别称为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他们统称三角函数线

几点说明:

①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在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

②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指向垂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的终边的交点。

③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轴或轴同向的为正值,与轴或轴反向的为负值。

④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

思考1:角的终边在x轴或y轴上时, 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是怎样的?

思考2:观察角的终边在各位置的情形,分析三角函数线的变化情况?

四、师生共议,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画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 (2).

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

(2)

师:请大家总结这三种三角函数线的作法:

第一步:作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第二步:过点轴的垂线,设垂足为,得正弦线、余弦线;第三步:过点

(1,0)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设为,得角的正切线.

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线是有向线段,在用字母表示这些线段时,要注意它们的方

向,分清起点和终点,书写

五、三角函数线的应用

例1.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2) tan与tan;(3);

(4)已知,试比较的大小.

例2已知是第一象限角,证明sinα+ cosα>1;

分析:作单位圆,正弦sina=MP;余弦cosa=OM OP=1

在Rt三角形OMP中MP+OM>OP即sinα+cosα>1;

课后深入探究:

(1) 对任意角有,sin2+ cos2= 1

(2) -1≤sin≤1, -1≤cos≤1,

例3利用三角函数线作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的终边,并写出这些角的集合:

(1)

(2)

(3)

例3变式 利用三角函数线作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的终边,并写出这些角的集合:

(1); (2)≤-.

分析:先作出满足的角的终边,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终边的范围.

六、变式练习,强化概念

变式1:利用三角函数线作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的终边,并写出这些角的集合:

(1); (2); (3)tana(4);

变式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

(2) y = lg(3-4sin2x) .

七.课堂小结

(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

(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3)用三角函数线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

(4)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

八、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三题

2预习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教学后记:本节课容量较大,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功能正好可以帮助学生做数学试验,探讨数学问题。这样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既丰富了三角函数线的概念,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例3变式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会遇到三个障碍,一是:两个角的确定,二是从相等到不等式的过渡问题,三是角的集合的表示问题。教学时应让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题方法和步骤 ,安排例3目的是为例3变式作铺垫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让其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学习和掌握知识。另外安排课后深入探究其目的为下节内容作铺垫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