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

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它要求在数学学习中重视知识的掌握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结果。它强调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的学习过程成为体验研究的过程,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发挥,学会与他人之间的合作,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一、引导观察、思维,让学生想创新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并以此作为诱发点,启发创新思维,人们常说:观察是思维的门户。在教学中,教师应诱发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现象的部分进行观察,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就能进行主动地探索,进而发现、创新。

例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我作了如下处理:

1、我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确定东、南、西、北方位,并与学生谈一谈东、南、西、北方各有些什么?在回教室的途中,顺便问一问:我们现在正往哪个方向走?

2、在教室里拿出首先为学生准备的操场上各种建筑、花卉等图片,要求分小组归类粘贴,即贴在相应的方位纸片上。

3、结合实际,找一找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各在哪里?并以活动的形式作上标记。

当我做完这个几活动后,我立即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妙记考考你的小伙伴?没想到,小家伙们集思广益,纷纷举手出谋划策,活动方案1:喊口令游戏,即一位同学喊向东或向西等口令,另一位同学随口令活动,比比谁的反应快;活动方案2:蒙住一位同学的眼睛并固定方向后,另一位同学站在想对应的东、南、西、北等方位,由第二位同学口述自己所站的位置,第一位同学根据描述寻找第二位同学等等。真是花样百出,一个个在自己设计的活动中玩的不亦乐乎。

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把语言、思维和动作有机结合,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观察,在观察中学习并探究,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会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巡,个疑则不进。爱因斯但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反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生发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尤其要鼓励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富裕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能,善于在不毅之处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课堂教学中应广泛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学会多维度思考问题,鼓励别出心裁。爱提问题是儿童的本性和权利,为了使学生勇于质疑,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特点时,可这样设计:让学生充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看发现了什么?假设学生的答案:有四条边,有四个角,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相等,而且都是直角这时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的学生质疑:这四个角真的都相等吗?对边真的都平行也都相等吗?我们应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证明,这样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想出来的办法也会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比的比,量的量,可结果有且只有一个: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想等,对边平行且相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 又例如:在学完用面积单位去测量物体的大小后,有的学生提出,用面积单位士测量足球场面积和高大建筑物表面的面积太麻烦了吗?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学生能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积极探索的结果,长此以往,定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正是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逐步使学生形成质疑的本领,进而形成解决疑问的能力。

三、重视学生个性,让学生能创新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工程。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而创新思维可以说是优秀思维方式的精品。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组合、构造、功能、形态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扩散思维,从多种途径中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及观察性和讨论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直觉思维,真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同时,又要尊重各个学生不同的创造性活动,对他们不能横加指责或粗暴干涉,要鼓励学生敢于冲破一般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开拓较为广泛的思维空间,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应用题:小强和爸爸登山,用20分钟走了全程的2/5,接着又用25分钟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用5分钟登上了山顶,它们最后5分钟时间到达山顶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思考方法1:先求前45分钟所走的路程,2/5+1/2=9/10,再将全路程看作单位1,用1-9/10=1/10

思考方法2:202/5=50(分钟)根据第一个条件求出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550=1/10为后5分钟所走的路程。

思考方法3:252=50(分钟)根据第二个条件求出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550=1/10为后5分钟所走的路程。

思考方法4:2/520=1/50根据第一个条件求出1分钟所走的路程,即速度;51/50=1/10为后5分钟所走的路程。

思考方法5:1/225=1/50根据第二个条件求出速度,51/50=1/10为后5分钟所走的路程。

当学生将这么多的方法一一回答上来之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不同的解题思路,也叹服于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折服于他们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并将我的想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也得到保护。

四、注重集体智慧,让学生合作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以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习小组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时优先让那些不大发言的学生针对所讨论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全班交流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部可以得到发展。

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用课前自备学具,以及直尺和胶水剪刀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把同样大小的圆片平均分成若干份,运用拼、凑、割、补的方法,各小组将圆转换成了许多以前学过的图形,如: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长方形、近似正方形等。学生通过对近似的长方形进行更为具体的观察、实验、统计、计算、填表、讨论、交流,发现圆的面积是由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所得。是不是所有圆的面积都可以这样计算呢?让学生再以小组进行多方实验验证,探讨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S= r2。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并与小组合作探究、攻克了又一个数学知识点,大大激发了学生钻研的积极性,也更进一步的激励和提高了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