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数学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在导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老师们要摆正师生的角色关系,明确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学中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展示。我们要充分爱护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学生提问时教师应用信任的眼光告诉其这样做是对的,当其提问出错,绝不能打击批评,而应鼓励与启发。

二、创设合适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1、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计算下列的算式哪些能被3整除:

453=163=323 =213=

813= 1113= 3423=2123=

待学生计算完,并对算式进行分组,我再组织学生们讨论: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围绕着教材的重难点,不断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时,先让学生了解这次运动会的具体情况,然后问学生:在这次运动会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我先让学生进行装沙实验,观察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间的体积关系,通过操作,学生就会产生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的疑问?从而探究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积极思考、勤与思考,养成思考和提问的好习惯。只有习惯成自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不断的加强。

四、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多样化,并且存在着最优化。例如: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有列表发、方程法、假设法等等,教师们可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取最优化方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