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1000...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P31~3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百是多少,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读写;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一本100页的软面抄,一些小棒,两包糖

学具准备:每组一盒围棋、50根小棒和10张表示一捆小棒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数学王国的几个数娃娃11~20,你能亲切地和他们一个个地打招呼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能。

[评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迫则思深矣!陈老师的和蔼可亲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拉近了和小朋友的距离。]

(全体学生数数,师板书:11121314151617181920)

师:你还认识比他们更大的数吗?

生1:100。

(师:你都认识我们的老大哥100了,真了不起!)

生2:21。

生3:1万。

生4:10万。

……(学生跃跃欲试,争着想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20更大的数。(板书:认数21—100)

[评析:高速度的进入正题,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二、探究新知

(一)估数、操作,初步感知100

师:这些数字的老大哥是几?

生:100。

师:你知道100有多大吗?(稍停,生思考)

师:请1号小朋友取出20个围棋子放到杯子里,其余小朋友看他数得对不对!

(生操作)

师:数好的请坐直一些!

(师举起其中一个杯子)师:20个有这么多,那100个有多少呢?(稍停,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请2号小朋友抓1把围棋子放进去,看一看够100吗?如果不够请继续抓一把!(师巡视,偶尔加入学生的抓围棋子过程)

师:都觉得自己杯子里的围棋子是100了吗?如果认为是100,请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杯子。

(大部分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了杯子。)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杯子里的围棋子是不是正好100呢?

生:数一数。

师: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哪组小朋友估计地准!请4号小朋友一粒一粒地数杯子里的围棋子,其余的小朋友一起动口跟着数数。

(各组的4号小朋友边拿围棋子边数数,其余的3个小朋友动口跟着数,活动的参与性很高。教师巡视,指导数数时“手口合一”。)

[评析:陈老师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利用直观事物的铺垫,动手、动口、动脑去数数,这看似简单的数围棋子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师:你们小组数出来有多少个?

生1:100个。

生2:100多2个。

生3:100多3个。

生4:67个。

……

(师板书学生说的100以内的数)

(出示一包牛奶糖)师:估一估,一包牛奶糖有多少颗?

生1:100颗。

生2:80颗。

……

师:2包牛奶糖有100颗,一包牛奶糖有多少颗?

生:50颗。

师:等一下表现好的奖一颗糖。(学生一个个坐得很端正。)

[评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小朋友,有时也很“顽皮”,陈老师通过暗示“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奖一颗糖”,无形中引导学生课堂上要好好表现,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的组织。]

(举起数学书)师:猜一猜,我们的数学书有几页?

生1:100页。

生2:80页。

……

师:打开看看!

生嚷:109页!

师:109面,两面为一张,我们的数学书大约50张纸,两本书大约共100张纸。同桌小朋友把书叠在一起,感觉一下100张纸有多厚!用手势表示一下厚度!

[评析: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陈老师注意创设让学生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体验100份围棋子、糖果、数学书等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素材,学生兴致盎然地猜测、估计、操作。而且教师还渗透了估计的策略与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较为充分地感知了“100”的概念。]

(二)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

1.数100根小棒

(师拿出一个袋子)师:现在老师想知道100根小棒有多少,请4个小朋友一起从袋子里数出100根小棒,好吗?

(小组合作数小棒,发现袋子里的小棒只有50根,但另外每张表示一捆小棒的图片有10张。)

师:数小棒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棒不够了!

生:只有50根!

师:小棒不够100根,怎么办呢?

生:用纸片上的小棒数。

师:谁来告诉我怎么数?为什么可以这么数?

生:十根小棒扎成一捆是一个十,十个十就是一百。

师:一个十有几个一?

生:一个十有10个一。(板书:10个一是十。)

师:我们十个十个地一起来数一数。(师摆小棒图,生数)

生齐: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九十、一百。

师:九十后面不是十十吗?为什么是一百呢?

生:十个十就是一百。

(师板书:10个十是100。生齐读一遍、跟同桌说一遍;落实重点。)

[评析:正如陈老师自己所说:“细节决定成败”。这里“小棒只有50根,怎么办?”这一巧妙的细节设计,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自觉地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讨论,思维火花一触即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十进制的结论。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创新、构建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师:3个10是几?4个十呢?9个十呢?

生:30、40、90!

师:怎么样用最快的速度拿出35根小棒?(稍停)开始!

(有的小组在数零乱的35根小棒,有的小组拿出3捆加5根零乱的小棒。)

[评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发展。]

师:这一小组的小朋友拿得真快!派一个小代表到讲台上拿给大家看。(该生拿了3张1捆小棒的图片后,数了零乱的5根小棒)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拿得对不对。

生:一捆(一十),二捆(二十),三捆(三十)。(板书: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师:一捆就是……(一十)三捆就是三十,加上5根就是……(35根)

(指着板书)师:会填的请站起来,不会的也没关系,我们一会再学!

(站起来的同学集体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师:小朋友说得非常好,现在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35的组成。)

(四)多种形式的数数练习

1.从35数到42。

(1)小组内数。(同学们数得很认真,数得也不错。)

(2)指名数。(正确的奖给一颗糖,学生兴趣非常浓,一个个争着举手要说。)

(3)指名其中的一小组数。(正确的每人奖给一颗糖)

(4)全班齐数。(板书:35、36、37、38、39、40)

2.从88数到老大哥100。

(1)小组内数

(2)指名数(师:谁听清楚了,88后面是几?(89))

(3)男女生对数(男生数88,女生数89,男生数90,……板书:88、89、90、91、……、99、100)

3.从56数到72

(1)独立数

(2)师:59的后面是几?(60)70的前面是几?(69)70的后面是几?(71)

[评析:看小棒数、同桌轮流数、齐数、个别数等不同形式的数数、突破难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扎实数数的技能。同时很好地结合数的组成教学,使数数不至于过于枯燥。]

4.从1数到100

(1)师:还有一些数我们没有数到,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数数完呢?从谁开始数?

生:从1开始数。

(2)全体学生从1数到100。(全班每个学生数的很认真,数得也很正确。)

(3)师:你知道我写了几个数吗?

生:100个。

(4)师:这幅图我们就叫它“百数图”。(师板书:百数图)

(5)齐读:“百数图”的名称。

师:百数图里面还有好多秘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呢!

[评析:虽然本节课在教学中没有专门组织教学数的读、写法,但小朋友在数数的过程中,陈老师同步板书了这些数,再出现百数图,一为辅助,百以内数的书写相对降低了数数的难度;二为铺垫,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各数的读、写法,相信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这些数了。]

三、课堂总结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师:今天学了这么多的数,你能不能找一个数说一句话呢?比如说我用36说一句话,我们班有36个小朋友。

生1:我用62,我们班有62个小朋友。

生2:我们班有100个小朋友。(师:现在我们这个教室大约就有100个人。)

生3:我用10,妈妈给我买了10个苹果。

生4:妈妈买了5个梨。

生5:妈妈给我买了100个苹果。(师:分给我们班每人一个,还有多吗?)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陈老师设计这一环节,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培养。]

3.师:陈老师今天是坐118路车来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比100大的数。

[总评:

这节课是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各数,在教学设计时,陈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综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陈老师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本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现实情境和自主活动中充分培养数感。

“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本节课,陈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情境中。比如,让学生实际操作感受100颗围棋子有多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100页的数学书有多厚,并用手势表示100页有多厚;从袋子里数出100根小棒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100以内各数。在整个数数的过程中,教师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生动活泼。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数数的素材也是学生熟悉的围棋子、小棒、数学书、糖果。用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消除了以往那种只有小棒一种单一学具的乏味感,学生数数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此外,陈老师设计的“小棒不够100,却要数出100根”的教学细节,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开展思维碰撞。学生通过用纸片上的十捆小棒数一百,使学生明白“十个十是一百”,这是计数的精髓。在学生初步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数法后,陈老师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数数,使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为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

3.关注学生亲历探究、思维展现的学习过程,尽显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学习。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围棋子、数小棒,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整个课堂教学陈老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把小组内的4名成员进行编号,更有序地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