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球的认识...

《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球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并能想象出球体的球心,球半径,球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会量球的直径。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实践、类推等实践活动,初步认识球的形状和特征;在交互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渗透初步的几何思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学习的成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所得;养成对日常生活勤于观察、乐于发现,积极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习惯,同时进行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具准备:课件,篮球一个

四、学具准备:可切割球形学具一个,小刀,带小棒的圆形纸片,橡皮泥,直板2块,尺,球、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各一个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实践活动(一):让学生玩一玩自己准备的立体图形和球.

(1)提出活动目标:看看有什么发现?球和其他立体图形有什么异同?

(2)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发现一: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平面,而球没有.

发现二:球体和圆柱体都可以滚动,但是滚动的方向不同,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

发现三:圆锥体、圆柱体和球都有一个曲面.

2.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球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先不予评价.

3.实践活动(二):让学生用橡皮泥搓一些球.

(1)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活动.

(2)学生展示作品,比一比谁搓的最像球?

4.设疑: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球?

5.导言:球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学习球的认识.

出示课题:球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猜想(一):你认为球与什么图形有联系呢?

(1)让学生大胆猜测,教师先不予评价.(学生猜测:圆.)

(2)学生自主设计验证方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猜想.

(3)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方案.

学生可能有以下设计:

设计一:用一根铁丝围着球绕一周,将球拿去后剩下的就是一个圆,所以圆与球有联系.

设计二:把一个球破开后,它的横切面就是一个圆,所以球与圆之间有关系.

设计三:将一个圆形物体(如硬币)高速旋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球.

设计四:我们可以把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就形成一个球,

2.合作活动.

(1)课件展示:各种水果的实物图,让学生想一想,比比看,哪些水果像球?

(2)学生活动,用刀将桔子切一切(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然后把切开的桔子面印在白纸上,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4)课件展示将球切开的立体图.

(5)交流:通过活动和对课件展示的立体图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发现一:桔子切开面印在纸上是一个圆。

发现二:切开的两个面都是圆,而且两个面面积相等。

发现三:各个圆的面积是不同的。

发现四;从中间切,得到的两个截面是最大的。

3.猜想(二):根据你的发现,请猜一猜球有哪些特征?

(1)小组讨论后,交流想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生可能有以下推测:

推测一:球与平面图形──圆有联系,所以它也应该有圆心、半径和直径.

推测二:在同一个球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而且半径(或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推测三:在同一个球内,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长度的两倍,或者说半径的长度等于直径长度的一半.

推测四: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2)学生验证推测是否正确.

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验证.

注意:①完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1、我们已经知道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从球心到球面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球的半径)

2、球的直径一定要符合什么条件?(通过球心,两端都在球面上)。

②球的中心叫球心,而不是叫圆心.

③学生汇报,课件展示:出现一个立体框架球,当学生汇报球心时动过球心和字母O;汇报半径时闪动半径和字母r;汇报直径时闪动直径和字母d.

4.练习:教科书第4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三)、实践活动

(1)现在我们对球的各部分有了细致的了解,切开球,我们能很容易地找出球的各部分,球是圆滚滚、滑溜溜的,如果不进行切割,你能测量出它的直径吗?先说说看

(2)课件展示活动方法:先出示用两块木板平行夹着球,任意转动球的画面,再出现尺子测量两块木板之间距离的画面.

随着画面出现话外音:你发现两块木板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学生进行活动,可以让不同学生反复实践几次.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的原因.

(5)动动手,小组合作测量自带的实物球的直径。选择几个同学汇报一下。(交流时说说测量时注意什么)

(6)出示学具篮球,估计他的直径是多少?再估计一下直径是4厘米的球体可能是什么?

(四)、联系生活,感受球的美3、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球的身影?(运动中的球、装饰中的球)

欣赏: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图片。点击美丽的球,欣赏有关球的图片。

师:大下不同的圆旋转出的球的大小怎样?

用橡皮泥搓一个球。比一比谁搓的球最标准最美观。你在搓球的时候运用了有关球的什么知识?

在这神奇的宇宙空间,也充满着数学的奥秘.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就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球体。(出示地球图)这条红色曲线所在的位置你知道是什么吗?赤道绕地球一周是一个什么形状?对,赤道绕地球一周就是一个近似的圆.这个近似圆的半径大约是6370千米,如果一架普通飞机的时速大约是800千米,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计算所提问题。(列出算式,利用电脑上的计算器计算)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学习了球的知识,得知了球的秘密,带着学到的数学知识,让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老师的一个好朋友快过生日了,我精心挑选了一样礼物,那是6只精美的直径是8厘米的玻璃彩球,请你设计一下怎样包装漂亮而且又省材料呢?

附板书设计

特征一:球与平面图形──圆有联系,所以它也应该有球心、半径和直径.

特征二:在同一个球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而且半径(或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特征三:在同一个球内,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长度的两倍,或者说半径的长度等于直径长度的一半.

特征四: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1/2 d.

六、反思

1、创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同样由于球的特殊性,单靠视觉获得的知识比较肤浅,因此课堂教学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加深对球的知识的了解,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情感。

2、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发展见解,学会倾听意见,合理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为完善的认知状态,获取自主学习的成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此,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