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

《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吃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