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07年中考试题特点制定08年复习策略-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根据07年中考试题特点...
首页>学习园地>答题技巧>根据07年...

根据07年中考试题特点制定08年复习策略

2016-10-27

中考数学总复习是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每年都会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总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素养的提高。要想搞好总复习,必须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中考试题的特点,密切关注试题的命题方向,选用灵活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2007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

2007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总体上仍遵循了近些年来保持稳定,重视基础,体现教育功能的命题方向和风格,在体现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和兼顾选拔功能的具体做法上,又体现出稳定中渗透新理念,稳定中体现区分度的特点。

1.整体难度求稳定试卷的整体难度相比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题型、每大题分值都与去年完全一致,试卷一如既往地忠实于教材,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填空题要求只考查一个知识点,一个概念或一次运算,第13至23题难度基本与课本习题难度及去年同样位置试题难度持平,第17、18、19、23题论证要求适度,计算和推理结合简洁、合理,第24题、25题考察函数型综合题和动态几何综合题等内容,从内容和题目的结构上都不存在大的变化。

2.关注数学应用,体现教育功能

试题注意了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能力的考查,第20题的上网时间调查、第21题的药费降价问题均为学生关心的话题及社会热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试题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生活化、学有用的数学的学习理念。

试题的编制形式多样,第20、21题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分析、筛选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整张试卷(包含图表在内)的图形多达12个,充分体现数形结合、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教学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对能力的最新需求,符合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3.考察方式有新意,体现对数学事实的判断能力

第11题的翻折、第16题的旋转,不同于常见的三角形翻折,不同于常见的在坐标系中画旋转图形,试题考查基本概念及知识点,但考查方式的改变使知识横向有点拓宽,但决非纵向加深;第16题的内容显然脱胎于打碎三角形玻璃问题,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别具一格。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维发展

运动思想是新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新教材中占了一整章的篇幅,试题中第11、12、22题中涉及了图形的翻折、旋转、平移全部三种运动方式,压轴题中仍考察动态几何问题,从这一个方面体现了与新教材的衔接。

5.凸显中考选拔功能压轴题在试题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仍旧涉及了代数、几何中函数、相似、圆、等边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诸多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与不变特性,方法上也是体现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思路,如对点是某条直线上一动点这一条件的基本认识与处理等等。第一问虽需作辅助线,不同于以往压轴题第一问上手容易的特点,但也属于证明角平分线问题的常用思考方法,第二问的条件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用相似形知识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但第三问的设计,对学生的读题、理解、画图、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它能区分学生是否具有分类讨论思想、是否能运用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画出图形,完成正确的讨论,学生具有多大的学习潜力,能通过该问题的解决过程很好地鉴别出来。

二、2007年中考数学试题结构分析

2.覆盖面初中阶段有200个左右的知识点,一般考其中70%-80%,涉及到初中阶段每一章的内容,重点内容、重要方法还会在多题中出现。

3.考查重点数与式、方程、函数、统计、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比、圆。核心内容占总分的2/3以上。

4.领域构成:代数60%,几何40%知识比例:八、九年级知识点占80%以上。

难易度:8:1:15.题型分析:选择题、填空题涉及1个知识点,解答题多为中、高档题,有的是一章内容的知识综合,有的是各章内容之间的知识交叉。

压轴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凸显考试的选拔功能。

三、中考复习的整体规划

中考复习应从时间、内容、方法上做出一个全局的安排(日进明细表),保证整个复习工作的有序和高效。习惯的做法是把中考数学复习分成四个阶段:全面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最后冲刺。

第一阶段,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可作6周左右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整理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具体包括弄清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重要公式各有几个,常用方法共有哪些,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第二阶段,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可用4周左右时间)。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顺序复习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针对热点,抓住弱点,突出重点,深化提高。选择专题的依据是:第一阶段的弱点、教材体系中的重点、中考试题中的热点、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体系、中考题型的创新点。

第三阶段,模拟练习考前热身。(可用3周的时间)。这一阶段的重点应放在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对心理素质的调整上,通过几套仿真训练试题,完成适应性训练,把最佳的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第四阶段,反思回味做好最后冲刺。(可用最后1周的时间)。在中考的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看看数学学习病例卡,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四、中考复习的技术措施

1.由厚到薄构建知识网络

教材是按知识块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又是把每一个知识块分解成知识单元或片断来讲授的,中考复习就是要把它们由粗到细、由大到小整理成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弄清家底,而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还便于提取与应用。

2.由浅到深提升思维坡度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提高,复习题的选择应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建议是进行题组训练,有两种基本的形式:纵向深入与横向综合。

3.由熟到快提高解题速度

统计表明,中考要在100分钟内完成25道题,题量较多,而且有大量的实际情景或过程呈现的叙述,阅读量较大,这就向速度提出了高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努力形成基本能力;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书写做到简明扼要;平时进行高速训练。

4.以解题训练为中心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但不能盲目地强化训练,采取题海战术,我们建议:

(1)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重点。中档综合题区分度好,训练价值高,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中下档的题目是命题原则的主要体现,是试题构成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进一步解高、难题的基础,可以说,抓住了中下档的题目就抓住了录取线;在复习时,高档题也要有,但要控制数量,重在讲清如何解,讲清解题思路,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

(2)以近年来中考题为基本素材。中考试题都经过考生的实践检验和广大教师的深入的研讨,科学性强(暴露出的问题也清楚),解题思路明朗,解题书写规范,评分标准清晰,是优质的训练素材;中考试题都努力抓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并且每套中考试题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60%-80%,几套中考试题,既保证了全面覆盖,又体现了重点突出;近年来中考试题能反映命题风格、命题热点、例题形式的新动向、新导向,以近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进行训练,有利于考生适应中考情境,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